如果说为期5周的虚拟学习圈活动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途的话,那我们一定要为这启程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作为指导教师,要学习”攻略“,这样才能理解活动的意义和目标。”攻略“就是活动的详细介绍。理解为什么师生要参加这个活动,比如,我,作为老师,能通过这个活动来学习什么?应该是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规划,理解跨区域交流合作的基本方式吧。那学生呢?我们在这个虚拟学习圈活动中能什么知识和能力?这个活动,要求我们的学生与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学生一起进行用英文完成多种学习任务——写作、探究、交流和创造。毫无疑问,这些任务能促进学生的文化学习、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并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这正是我们倡导的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三个维度。
很重要,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虚拟学习圈是什么样的活动,能帮助学生发展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这需要提供活动的背景、给学生和家长各写一封信进行介绍。下面这个图能形象地描绘我们的学习圈:一个虚拟的”圈“连接着东、西、南、北半球的五间”教室“,教室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他们的学生。在”圈“的中心是电脑和电话,这意味交流的方式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的。这是个连接世界的课堂。
我们班级比较特殊,除了我,还有四位老师作为活动的观察者也加入到了我们班。我们五位老师建立了一个“虚拟专业学习社区”,互相学习,促进专业成长。为了阻击疫情,我们在线上通过微信交流合作。四位老师当中,有三名英语教师,一名是美术教师。跟我一道,他们与学生在“钉钉”上开视频会议,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疫情当下,我们在线上开视频会议,开启了”虚拟本地课堂“模式。这为我们的虚拟学习圈增添了两个创新——“虚拟专业学习社区”和“虚拟本地课堂”。因为其他班级都是在校园里上课的,除了我们班,其他班只有一位指导教师,没有同行作为观察者来学习和研讨。
对了,在准备启程之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给学生和教师们做一个pre-survey。我很好奇学生们期待有什么样的收获呢?是提高英文写作?了解多元文化?还是提升沟通技能?Coding了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想从活动中得到的,排前三位的,分别是:英文能力、知识、还有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