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盐五言六
本文参与【人间文品.征文】自由的模样
“周六晚上爱华姐请我们喝状元酒,你记得空出时间来。”燕子一进门就说开了,“她说她马上要自由了,必须庆祝一下。”
燕子的老公羡慕地说:“好的,一起去。她可终于熬出头了,可以轻松了。”
爱华是燕子的堂姐,姐妹俩相差两岁,从小就合得来,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长大各自嫁人后,按乡下的习俗就不“来去”了,过年过节或者啥大事儿,都是不随礼,也不来往的。
可这俩堂姐妹关系好,生的俩娃,年纪也相差不大,所以两家人总是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后来孩子大了,学业越来越忙,都变得不爱跟父母长辈多说话了。
现在爱华的女儿高中毕业,就要去上大学了。爱华开心得很,她没指望女儿能进985、211重点大学,只要她开心,只要她乐意去学习就行了。做父母的,也许都是跟着孩子一起变化的,孩子越来越大,做父母的也就越来越成熟,计较的越来越少,宽容的越来越多。
爱华计划着,给女儿摆个状元酒,顺便庆祝一下女儿十八岁的生日,办个成年礼,感谢曾经帮助过女儿的亲戚朋友和老师。这是一个妈妈在孩子成年前能做主的最后的大事儿了。
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总归要出去闯闯,闯出她自己的世界。
给孩子自由,也是给自己自由。
等女儿去了隔壁省份的大学,爱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了,可以自由支配工作之余的时间。她要重新捡起画笔画画,她要跟着小姐妹去做瑜伽,她想每个周末去参加图书馆的书评活动,每个小长假去游山玩水……
摆状元酒那天,热热闹闹十八桌,声势算不上浩大,但也够爱华忙碌的了。她穿着保守又不失端庄的新旗袍穿梭在人群里,满脸的笑容,招呼这儿,安排那儿,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爱华的女儿从小就机灵,能说会道,开席前大大方方拿起话筒,说了一堆感谢的话,其中最让燕子记忆深刻的是:感谢我亲爱的妈妈放弃了她自己十八年的自由,一心只为陪伴我。
爱华听到这句,依旧微笑着,眼里泛着泪花,有点激动。养育十八年,其间的斗智斗勇和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守得云开见月明,能被女儿理解,能获得女儿的感谢,也算是值了。
机灵女儿最后还说了一句:“恭喜我吧,我成年了,我自由啦!”那上扬的语调,那欢喜雀跃的表情,让在座的宾客都不禁欢笑着鼓起掌来。
爱华拿着杯红酒快步走上前去,接过女儿手里的话筒说:“好,恭喜我的小公主独立自由,也恭喜我和她爸重获二人世界的自由!大家吃好喝好!”席上顿时热闹起来了。
开启爱华和女儿各自渴望的自由生活,是在大学校门口。
虽然国内疫情控制得好,但出门在外考虑到公共交通的安全问题,爱华还是选择了自驾送女儿。毕竟是在包邮区范围内,比较方便。
车上,爱华还是忍不住叮嘱女儿:“吃好点,不用省钱,垃圾食品尽量不吃。”
“妈,你说过多少遍了?知道了!”
“钱不够就跟妈说。每天在我们仨的微信小群里报个平安。”
“每天?需要每天打卡吗?老妈,我还有没有自由了?”
“什么打卡?这叫牵挂!没有束缚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忘记了,我会群里提醒你的。”
女儿重新塞上耳机,躺倒在后座上,不高兴地翻了个白眼,极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听音乐了,别烦我。”
大包小包从汽车行李箱搬下来时,是在大学校门口。疫情期间学校不准家长进校门,车子在校门口也只能停留片刻,匆匆忙忙间,爱华又唠叨开了:“到寝室拍个视频给我们看看,跟室友好好相处,互相帮助。大学里还是要好好学习,有些孩子毕业证都拿不到。”
“妈,你小看我,我是要打算读研的,你放心,过好你自己向往的悠闲自在的日子吧!”
“臭丫头!”爱华欣慰地递上行李箱,“微信圈不准屏蔽我啊!”
“知道啦!”
“按时吃饭,身体最重要!”爱华帮女儿背上沉沉的双肩包。
“知道啦!”
“有问题都可以问我,除了学习。”爱华整了整女儿的衣领子。
“知道啦!还有吗?”
“记得想我!”爱华笑得一脸腻歪。
“妈,你肉麻了。走了,不用想我。”女儿拉着行李箱跨进大学校门,头也不回,挥个手表示再见。
爱华回到家,甚是失落,气呼呼地跟老公抱怨:“没良心,白眼狼,到现在都不发消息不传视频,也不知道帐子撑起来了没有。”
老公看着她笑:“你不是自由了吗?还不开心?她现在刚飞出笼子,获得她向往的自由,快乐得很!不记得我们很正常。需要的时候,会主动找你的。你还是享受一下自己的自由吧!”
爱华叹了口气,她想她再也回不到生孩子前的自由了,对孩子的牵挂永远不可能消失。
这世上确实没有真正的自由,牵挂和被牵挂都是自由的附属品,这附属品让两代人的自由更有温度。
征文活动详情可见:
投稿处及收录文章:
【人间文品】品人间之情,赏人间之美。
专题创办:无-穷
专题主编:崾跌图
专题副主编:琐事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