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又从家里寄来了一大箱衣服,据她说是“防寒必备”,区别于上一次的“过冬衣物”,仿佛她还可以想出许多种叫法来,只要她还想再寄一箱的话。
自从住进了新宿舍,同快递点的距离由喝一杯酸奶的工夫增加到吃一餐夜宵的工夫,我便不再愿意同家人产生不必要的快递往来。不过我会用另外的借口,比如新宿舍空间大,能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不需要一直寄来。或者一天到晚不怎么呆宿舍,用不着也没有时间把它打造成小家的模样。
但我妈在阐述人生经验时,是比我更诡辩的,她会见招拆招:就是因为空间大,所以我应该把各种各样的杂物排好理好,工作学习再忙也得吃饱穿暖睡踏实。因此,每当我面对“还需要什么”的问题时有丝毫迟疑和犹豫,电话那头的她就会将同理心演绎到极致,就像她不是在千里之外的镇上,而是与我同处一个城市的不同角落。
当我顶着凛冽的寒风把“防寒箱”搬回屋里,手臂已经酸胀起来,两只手开始不由自主的颤抖,我知道该再次和我妈重述那几条借口了。拆包裹的时候想着,如果能编出一条新理由,或许能抑制住她在年内继续寄包裹的冲动。
一张毛绒毯,长短各一件羽绒服,三样东西紧密填满了整个纸箱,看上去就像三块豆腐,或是三摞书,纸箱俨然成了高效利用空间的典范。
这一典范很快进了垃圾桶,我还不至于傻到用同样的纸箱寄件回家,因为一旦我有原样寄回的念头,它们总会嫌弃我毛手毛脚不善操持而最终被撑坏,它们温顺地在我妈手下接受调教,然后把气都撒在我身上,坚决不配合我的装填。同样的衣服物件,我需要一个更大的纸箱才能把它们全塞进去,多数情况下,还会破坏它标准的立方体形状。所以,秉持着“空间容纳量因人而异”的原则,家里寄来的包装纸箱统统会被收拾垃圾的老妈妈带走。
或许,她也会用它们来给远方的孩子寄送包裹。但在老妈妈的打理下,它们一定会更服服帖帖。然后她的孩子会更生气地把它们丢进垃圾堆,甚至直接撕烂。嗯,谁让它厚此薄彼呢?臆想的故事发展与结尾都甚合我意。
不过,我妈对于时令的把握是精准的,寄来的三样正好填补了从初冬到深冬的“穿衣空白期”。
我抽出那件短款羽绒衣,前后颠倒反复审视,确认不是往年的模样,也不是商场里的样式,而是几件旧衣改做的新衣。这种做衣服的方式在我老家非常常见,尤其是冬日将至时,长辈们都会抱着陈年旧衣走进街边某个连招牌都没有的铺子里,让老板娘加工合成出一件新衣服。“二次加工”的好处不少,最重要的是能将几件羽绒衣里的羽绒合到一件身上,大大提高新衣服的保暖能力,还能应对小姑娘小伙子蹿升的个头来调整尺码,节省频繁购置新衣的开支。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可加工的新款式实在有限,不过面对像我一样不怎么在意衣服“可观性”的顾客眼里,这条缺憾倒也无伤大雅。
我妈寄来的这件蓝色面包服,便是出自这种家庭小作坊。它甚至都不像“二次加工”,而是经历了反复多次的“深加工”才到我手里,或许去年我也是在同一沓羽绒的保护下过的冬,只是包裹着它们的外壳是另一番模样而已。
天空蓝是今年的流行色,或者准确的说,是我眼里的流行色。仅在校园里的观察,便发现了许多类同款。大概我妈跟我不谋而合,当然,也不排除她轻信了那作坊老板娘的推销,“前段日子哪条街上的大姐小妹都订了这一款。”我妈往往对这样的话没有抵抗力。
我脱掉大衣套上它,走向镜子,想看看自己的新模样。
抽起拉链,合上扣子,还没做其他调整,衣服已经严丝合缝地贴在了身上。袖长刚刚合适,袖口正好罩住手腕,肩宽刚刚合适,两边没有塌下去的空间,胸围刚刚合适,如同在贴身毛衣外缠了一圈羽绒。
我愣住了,镜子里的试衣人出了神。
我从“双十一”开始就在淘过冬衣物,尤其想要一件合身的短面包服,但受身高体重影响总难兑现。成人款里的最小号总是oversize,童装中的最大号又只能当小背心穿。在网店上拿不准自己的尺码,许多店铺都不做小号的衣服,好不容易找到的几件也都在到货之后因过于宽松而被原样退回。不得已我买回一根皮尺来量确切的尺码数字,辗转几个来回,连“双十二”都结束了,我依然没备好过冬衣物。
但我妈对我的尺码了如指掌,就好像她在家里按照1:1的比例搭出一个和我一般大小的木头人,遇到换季要添购衣物的时候就抱着它出门,在商场里一件一件往身上套,碰到合适又对眼的就拎回家。
可又不对,我在学校不时吃多吃少,增重掉肉都在所难免,个头也在不断增高,而木头人是不吃饭的。
唯一的解释是,我妈通过买衣服,早已习得了超能力,比如她经过排查,知道我的牛仔裤只能穿某个牌子的女款,其他家的裤腰都不够细。比如她能清楚记得每张会员卡的活动日,那些日子她会像过节一样牵我出去试新衣。又比如到了高中,我不再有时间出门逛街,但她还是能买回最合身的衣服,仿佛这世上有两个我,一个我在教室里念书,另一个被她牵出去试衣服了。
可能这世上真有两个我,一个我在学校里量好了三围也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另一个永远在我妈身边,只要她又想给我买衣服了,随时都可以牵着他上街。
我倒是挺希望有两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