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时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全部家当就是一个用床单包裹的行李铺盖卷和一个装满书的人造革皮箱子。在国有施工企业里,我从事政工系统的工作,与专业技术人员或工程施工人员相比,工资差别很大。成天给领导写材料,跑腿,说好听点就是在机关“坐办公室”。
大学生一般都安排在集体宿舍,整天跟一帮年轻人合伙弄点吃的,简单开心。日子平淡,根本不知道也没去想象未来的生活要怎样。
人,有时候是被时间推着前行的。
没头没脑的日子过了两年,虽然还是一贫如洗,但是很幸运的是单位工会主席给我牵线介绍女朋友。于是,我跟妻子开始恋爱了。
妻子属于单位的子弟,对于我们这些外来的穷大学生,一般不是很重视。可是,从来没有恋爱的她,在我们第一次牵手后,都有一种“电打”感觉。那时正值夏天,我隔三差五从城南赶到城西,约她出来溜马路。我们很少花钱,电影院没去过,她胃不好,连冰棍钱都省了。
周未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书店。当时有几个图书批发市场,现在看来其实卖的都是些盗版书,但也足够我们在那里消磨时间。
妻子在家是老小,排行老六,家里姐姐多,家务事轮不到她动手,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技校毕业后她学习预算管理,却因为没有关系只能抽调到公司办公室做文员。她勤奋好学,从铅字油墨文印,到四通电脑打字,学一样精通一样。每分钟120个字的速度成为了办公室文员中最出色的。又自修电大,每天上夜校,拿到大专文凭,为的是在机关站稳脚跟。我们恋爱时就是她自修大毕业,正好有时间考虑个人大事,当时她24岁。
两年后我们简单地举办了婚礼,单身宿舍仅能容下一张双人床和一个小梳妆台,一台电视机是唯一值钱的电器。一套煤气灶具只能放在走道里做饭用。但是,妻子非常开心,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家。
婚礼举行完从酒店回来已经是下午,我俩坐在床上,把各自身上的钱都掏出来,总共剩下来四百多块钱,这就是我俩的全部家财。
接下来的一两年,我们开始为共同的生活而努力。我离开单位去打工,她开始做雅芳直销,后来进入中国人寿,做业务员的艰辛可想而知,当时的保险市场并不成熟,人们对保险没有多少认识。我记得当时弄个小桌子,在街头发传单,传单上的广告语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现在想想都不可思议。
当时跑保险还是个让人白眼的销售职业,但妻子总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做陌生拜访,吃闭门羹,义务干活,遭遇同行抢单,她从不报怨。也从不为了自己的提成或业绩去强行推销,坚持尽心地为别人着想,后来得到很多客户的认可,她一干就是上十年。
因为她的工作时间比较半自由,所以家里的事务都是她操心。孩子从出世到上学,我是半个手指头都没碰过,内心一直十分的愧疚。
很多人都夸我们家孩子从小语言表达能力好,我常说那是他妈妈的胎教好:因为临到产前时期,她都一直挺着大肚子每天还在跑客户,成天说说说,一刻也没闲着。有时往返很远的路途去解决客户问题,她一忙就是一天,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她后来在一家著名的财富管理公司上班,有一次我陪她参加公司组织的客户公益培训活动,她作为工作人员要带头活跃气氛,现场表演动感节奏的舞蹈。根本不会跳舞的她,在人群中间拼命地用尽全身力气,那忘我的情形刻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那时的她是她们公司所有员工中最用心也是最美的一个,那一幕每每浮现出来,我的眼框都要湿润。
妻子是个朴实节俭的人。自从做了保险后,更加专注理财,也爱学习钻研。她从保险经纪人、基金从业到国际金融理财师CFP,一个证接着一个证的考。前年又开始了税务师证的学习,连过三门,今年的两门考试顺利,估计拿证没问题。这期间还通过了国家建造初级证职称的考试。看着家里堆得满满的那些大部头部的专业书,我自己都害怕,但她总是做完家务后,做题做到深夜也不困。
我很感谢跟妻子相识,要是没有她,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怎样。我更珍惜的是她永远对我在工作上对我的无条件信任与支持。
我自从离开单位后,一直四处漂泊,但不论我选择去哪里,她都支持。我走到哪里,她都要尽一切可能利用节假日来陪我,照顾我。小镇里的单人宿舍、偏远集镇里的出租屋,她都不怕。我跨省去异地开发市场,她干脆和儿子搬家跟我一起生活,一个人把安家、儿子上学的事都处理得妥妥当当。
我在花钱的事上有时不走脑子,但是,只要我是帮助别人,用在亲友身上,开口花钱不论多少她从不有半点犹豫。我只要买书、上课,哪怕是有时并没花到点子上,她也从不言语。我出门跑步,她总是骑车跟在我后面,一路给我递水、拍照。
我们的家庭生活还算顺利平安,得益于妻子的勤劳和贤惠。我们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没有红过脸,我从来没有因为家事而分过神。我想这都是因为妻子的功劳。
我喜欢妻子的随遇而安,喜欢她认真率直,喜欢她知足朴素。她就是我生命中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