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的设计观

再设计-Redesign

再设计是具有一种批判性意味,是一种对既有事物的存在形态产生质疑,并寻找更佳形态的过程。

原研哉认为,艺术与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即艺术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的自我意志表达,其立足点在于作为个体的个人;而设计则是侧重于社会,解决大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的本质。也就是说,设计传递的,不仅是设计师的价值观,更多的是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好的设计往往能抓住人的心里本能,引导人做出正确的事情。人类有很多下意识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在下意识的情况下做出,就比如很多人走在路上,总是不经意间遵循着地面上油漆刷出的直线行走。另外一本书《设计心理学》专门介绍了这种心理现象,能否做出好的设计,往往取决于设计师能不能抓住人类的潜意识行为规律,一旦能遵循这种规律,其设计的产物也是人性化的,充满了人文关怀气息。

很多时候,设计探讨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寻找交互过程中无限的可能性,才是设计师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而再设计的过程,则是将原本日常生活中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拓展其中交互的维度,也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很多惊喜。

设计中的修辞——通感

文学艺术中有一个 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所谓通感,就是将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以感觉写感觉。

设计中也有类似的理念,原研哉称之为“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通常说,人有“五感”:视、听、触、嗅、味,分别对应人的五官。这五种感觉并非界限分明,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记忆,因此在某一时刻的某一种感觉,依然能够唤起人对过去的记忆,从而在不同的感官上产生共鸣,设计的通感也就随之发挥作用了。原研哉从事平面设计这么多年,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在设计松屋银座的时候,他就将视觉上的触感表现地淋漓尽致,并且用“白”的包容性很好地处理了视觉上的矛盾。

设计的载体多种多样,纸张可谓是平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载体,其本身的可塑性,也可以使其承载视觉之外的信息。一九九八年长野冬季奥运会上节目册的设计,就将纸张的可塑性与设计的通感联系起来,经过特殊改造的压印出凹槽的纸,人在抚摸的同时,就能体验到在雪地上行走的感觉,这种美妙的感受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人脑的自发联想产生的。设计的过程,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干预组合印象产生的过程。

纸张特有的白色,几乎可以与任何色彩很好地相容,而纸的集合体书籍,也是信息雕刻的载体,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书籍逐渐没落,但书籍总会有屏幕无法取代的地方,我们在阅读电子信息的时候,能得到的只有视听方面的刺激,而读书时,却能获得额外的触感,以及油墨带来的嗅觉体验。屏幕与纸张相比,在信息传递维度上,有着天生的劣势。

设计的使命

准确地说,是商业设计的使命,原研哉将之形容为“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一件商品从制造之初,便要经历精确的市场调研,调查目标用户的消费导向,而商品发布之后,其本身也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产生影响。如果一件商品的目标用户本来就拥有较高的审美水平,那么这件商品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其本身必须要有足够高德设计水平;反之,用户审美较低时,高水准的商品也会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而且会对消费产生正面作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Mix。

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设计良好的商品无疑会带来更高的销量和利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也有可能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审美而做出粗制滥造的商品,与之相对的例子就是OV大厂的手机。这种行为对整个市场都无甚好处,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就应当担负起振兴行业的重任,唯利是图无异于自寻死路。

设计担当起的,是对用户审美品味的引导,其本身是积极向上的。好的设计,可以让人感到美的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内容简介 设计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
    木婴如阿阅读 9,883评论 2 9
  • 作为一个颜控,却见惯了日常生活中丑陋的设计,比如: 这些不合格的设计,充斥了大街小巷和网络空间,但凡有些审美能力的...
    terrencehu阅读 4,249评论 0 1
  • 17° 读书会第 3 本书:设计中的设计 - 原研哉 阅读时间:2017-01-15 ~ 2017-01-26 读...
    Kidult阅读 5,378评论 0 4
  • 小城沐雨巷街湿,李树花开素满枝。 杜若春风招妩媚。温柔长夜化情诗。 作者王永豪
    王永豪阅读 1,137评论 0 1
  • 不曾想,岁月竟如此老去 不曾想,世界竟如此挣扎 生命的闪耀, 不知道能不能够坚持得到 理想的怀抱, 是不是最终的热...
    西风旧寒阅读 1,462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