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智慧与教育管理 反思二

中国古代文化是有高度的,首先我们有盘古开天辟地,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到郑和下西洋,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高度,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也处于这样一个文化的大海中。

有高度就代表着能正确的找到自己的错,能够只感恩不抱怨,只恭敬不傲慢。高度的三个层次,一是非不分,二是非分明,三圆融。而作为个体的我,听到了老师的这些讲述,心里感到很惭愧,自己就是那个站在山脚的人,缺乏忠孝之心。没有感恩,恭敬心,奋发之心不够。

正如老师所讲,虽然自己当了几十年的教师,但是幸福感不大,对待学生的教育没有高度,只是填鸭式的灌溉知识,思想的盈利很少,是因为自己的高度不够。对待同事没有惭愧心和恭敬心,总是在你追我赶的工作状态中。对待领导没有惭愧,奋发之心,感觉领导总是不尽人意,布置很多的任务,带给自己巨大的压力。人际关系也很一般,几乎没有很多知心的朋友,对待爱人不能包容和理解,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时总会暴躁如雷。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妖怪一样,是因为自己没有一颗平常的心,善待万物,善待自己,也没有很高的境界,没有达到圆融的高度。要多读书,提升自己的境界,多听老师讲课,有空要走出去,多做义工来磨练自己的这颗心。孩子感恩,感谢老师的教诲,让我深深的感觉自己的不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