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可能喜欢替孩子做决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或是什么都惯着孩子,自由过度,孩子变得放纵,个体心理学不主张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温和的教育。父母该如何把握孩子的自由与界限呢?侍玉苗老师讲解的《家庭教育中如何把我自由与界限》这节课是真心觉得很好,认真体会,里面的教育智慧无穷,我用了一天空余时间把它整理出来,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受益,真的十分感谢善良又智慧的侍老师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侍老师说家长不要越界替孩子承担责任,如果我们一直这样替孩子负责,那孩子永远无法真正替自己负责,侍老师举了几个例子,孩子弒母、啃老、自杀的真实案例,事事替孩子做主,剥夺孩子的自由,抢走孩子的人生。
家长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温和,放手不管的孩子容易变得放肆,而被限制自由的孩子容易变得呆板,在专制和放纵之间难以把握分寸。
侍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三个方面:
1、对自由与界限的认识
(1)人的自由
自由有两个特质,一个是自主,我们的身体、感觉、情绪、心理和思维是我的一部分,但它们不是我,我是一个更加宏大的整体。自主还包含不受约束,既不受外力控制,也不受内在的控制,当我们情绪失控时就是被自己内在的情绪所控制了。另一个是范围,范围意味着边界以内,界限以内,界限就是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因此,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就是自发、自主地认识并遵循规律,从而掌控自我,掌控环境。
(2)孩子的自由
对孩子来说,自主是一个过程,我们都说家长要尊重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但是,孩子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因为在成人之前他都需要依赖父母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和促进他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因此,孩子的自主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为自己负责的过程。
父母要做的就是暂时承担起孩子还无法负责的那一部分,同时,不断地去发展和扩大孩子能够承担责任的部分,家庭教育是父母不断退后,归还孩子自身的责任,让孩子拥有更大自由,承担更多责任的一个过程。自由的分寸是在了解和追随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其创造自我,不断走向独立自主,为自己负责的过程。
(3)孩子需要界限
由外而内的界限是束缚,会阻碍孩子独立和完整人格的建立,限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除了保证孩子安全的必要界限以外,孩子不需要其他额外的限制。
由内而外的界限是自由,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的:“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它是孩子在探索和认知自我、他人以及外部世界的时候,自发创建出来的,自发探索和认知,规律的内化。
孩子天生需要界限,这是他们建立安全感,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界限可以让孩子明确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认识自然规律,社会法则,帮助孩子适应生存的环境,孩子的身体、感觉、情绪、心理和思维这些层面都有待于去发现、成长,外部的他人和世界也有待于他去探索和认识。孩子真是在与自我、他人、世界这些关系中不断地去互动,探索着边界,当他明白了这些边界在哪里,他也就从中获得了自由。清晰和明确的界限能够给人以安全感,让人清楚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职责,否则,孩子将感到无所适从。即使孩子不断努力想要找寻自我,找到自己的价值,但却没有方向,这种内在的界限是孩子对事物根本规律的认识,他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知识性的环境下创造出来。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被动的角色,他就无法建立起这样的内在界限。因此,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家长来给他设立各种界限,而是提供一个支持内外界限产生和建立的环境。
2、为孩子创建支持性的家庭环境
孩子面临的界限有自我、家长和外在环境。在孩子与自我的互动中,是一个发现、创造和整合自我的过程。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边界。孩子与外在环境的互动中是在建立事物内在规律的探索。
(1)让孩子创造自己。
孩子是自己的主人,让孩子自己去创造自己,这就需要我们来创建一个家庭氛围,允许孩子自由地呈现自我,而不必担心受到评判、讽刺、取笑,或是受到指责、警告和说教,让孩子感受到一个人所有的情绪、感受、想法、需求都是被全然被理解和接纳的,让孩子感受到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不同,比如说,你能够接受孩子与你的想法或观点不同吗?我们需要让他感受到这些都是自然而正常的,这样他才不需要伪装或隐藏真实的自己,他才可以坦然地做自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才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内在界限。
(2)让孩子自己定义自己。
我们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进行评价,比如孩子面对陌生人不愿意说话,家长可能会说他很害羞或是说他很胆小,有时候家长会直接地去评价孩子,说你太笨了或者是你真是太懒了,就是这些所谓贴标签的行为,孩子不需要我们去定义他是谁,只有他自己才有资格去定义自己是谁。一旦让其他人来定义你,你就不再是自由的了。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协助孩子来整合自我,因为孩子在身体、感觉、情绪、心理和思维各个层面上的成长上是不同步的,是分阶段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去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整合自己,让孩子不断发展出控制自我的能力成为一个内在完整,和谐统一的人。比如关于情绪的控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可以借助于绘本,有一本绘本叫《情绪小怪兽》,这里面就帮助孩子去认识、平静、愤怒、快乐、悲伤这些基本的一些情绪。还有一本绘本是引导孩子如何来感受自己的情绪,如何与情绪共处的,这本绘本叫《当情绪来敲门》,节选一段:如果你好好听听自己身体的诉说,你会明白,自己的感觉真的很好,只要留心一点点,关心一点点,它们可能还会告诉你为什么它们会停在那里,有些感觉不那么好,而有些感觉却有趣得多,现在你准备好迎接下一个感觉了吗?无论何时,当一种感觉来找你玩儿,欢迎它进来,让它停下来,愿意停多久都随它,一分钟两分钟也行,像对待跟你聊天的朋友一样对待你的感觉吧!这种与情绪共处的方法同样也适合家长,比如我们不同的一些想法或者念头。
(3)让孩子自由探索和思考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优势,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常常阻碍孩子自由地思考,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我们觉得孩子还太小,还不会思考,或者说孩子的思考能力还不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往往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急于去教导,孩子和我们相比确实是欠缺能够像成人那样理性思考的部分,因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人脑各部分也并非均衡地发育。成人的注意力像聚光灯,能够集中于自己计划,或者是经过筛选的事情上,也就是成人对外界的观察和体验是经过选择的,是有选择性的。但是孩子的注意力像灯笼一样,是发散的,对外部任何的可能性都保持着开放的一种思想,正是因为这种开放性的这种状态使孩子能够发现我们所未曾发现的,使得孩子能够做出改变,超越我们,超越现在。当我们看到孩子不成熟同时也应该看到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孩子是不成熟的我们,而在于他和成人之间具有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像我们一样。
另外,我们需要让孩子在实际的经验中去学习,因为复制他人的思考结果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他说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的,而是出自儿童本身。皮亚杰所说的主动过程有两个含义:一是儿童直接作用于他的环境;二是儿童在心理上是主动的,也就是孩子有学习的内在动机,他认为应该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地进行学习,最好使儿童自己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答案,如果每样事情都交给儿童,就会妨碍他的发明和发现,儿童的自发学习不仅在智力的发展中十分重要,在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中,以及和别人相互影响的自发学习中也同样重要。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说:“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们在经验中学习。”这样一来孩子的行为就只受到事实本身逻辑的影响,而不会受到他人的强迫,如果家长过多地去指导指挥,只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让孩子生活在家长的经验和思考结果当中。对于孩子,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去听、去了解、去感受,孩子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缺乏思考能力,他们只是与成人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孩子是面向未来的,他们不应该生活在我们的思维框架下,孩子需要通过自己直接的经验,充分发展自己独特而又独立的思考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要多去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的机会,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但在生活当中又往往喜欢替孩子做决定,小到吃什么穿什么,大到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和什么人结婚,我们总是不愿意去冒险,担心孩子自己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其实,选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做出选择本身,而不在于最终选择了什么,孩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冒险,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便能够成长为一个勇敢、独立和自信的人。如果限制过多,什么都由家长来做决定,那孩子就无法长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断地练习,需要从错误中学习,做出决策的能力更是这样,因为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在人生当中,我们毕竟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将需要我们去多方面的权衡、取舍以及抉择,而这样的决策能力正是孩子从小在生活的点滴当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自主的选择,而不要试图让孩子遵循我们的意愿,也不要替代孩子做出选择,如果孩子选择了,就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做,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在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时候考虑是不是贴合实际,是否和孩子当下的状态、能力和发展阶段相匹配。比如:一个2岁多的孩子可能还无法决定今天出门需要穿多少衣服,但是他完全可以从家长提供的几种选项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穿哪一件衣服。
不要替孩子做他能够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对过度保护有意识,对培养独立机会保持敏感,我们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但不插手。作为父母,我们要慢下来,一方面多去观察孩子,保持警觉,把孩子有能力完成的事情留给孩子,不要急于去教导孩子、解救孩子。另一个方面,在孩子寻求帮助和需要引导时,我们也随时准备伸出援手,给孩子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必要的支持。
(4)与孩子共同构建亲密而独立的关系
这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来建构的,在这个层面上的基本原则是我尊重你的需求,我也尊重我的需求,最终目标是使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既坚守自我,又尊重他人。这里推荐一本托马斯.戈登博士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这里面提供了一个模型,我们要按照一个原则来划分出属于孩子的问题,也属于父母的问题,这个原则就是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就拥有问题,划分出属于孩子的问题,以及属于父母的问题,谁拥有问题谁就来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比如说孩子和朋友闹矛盾,这种情况就是属于孩子的问题,或者说孩子的家庭作业忘了做,孩子对老师感到生气,孩子卧室总是乱糟糟的,这些都是属于孩子的问题。而当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行为产生冲突的时候,比如说当我们要赶时间的时候孩子却磨磨蹭蹭的,或者说孩子没有准时回家吃饭却忘记了的电话回家告诉我们,这时候就是属于父母的问题。对于属于孩子的问题和属于父母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对于属于孩子的问题时采取积极倾听的方式,对于属于父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父母做出改变或改变环境,对于属于孩子的问题我们要把它留给孩子。这个时候是由孩子来向父母发起的对话,父母采取积极倾听的方式,也就是说来解读孩子向我们发出的信息,包括他的感受、想法和他的需求,然后我们给予反馈以帮助孩子去梳理他的问题,更加深入地做出他自己最佳的解决方案。父母的核心作用是接纳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释放情绪,帮助孩子梳理和定义问题,并且启动孩子自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他旨在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自我导向的问题解决者,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挫折或者失败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而不属于父母,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紧紧是陪伴、抚慰和引导,最后做出决定和承担责任的永远是孩子自己,只有父母不再替孩子负责,才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另一个方面,父母要为属于自己的问题负责,当孩子的行为使得父母的权利遭到侵犯或者阻碍了父母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父母拥有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去寻求能够另双方都满意的一个解决方案,目标是实现父母和孩子的双赢。
对于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支持内在界限的家庭的环境,就需要家长放下控制,那我们平时都有哪些控制的手段呢?惩罚和奖励都是一种控制手段,我们为什么要放下控制呢?因为控制将孩子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了外在的奖赏上,这就使孩子远离了本应该关注的事物的本质,并且会让孩子以别人的看法来判断自我的价值,作为家长我们是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是出于事情本身的正确性和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出于对惩罚的恐惧或者受到了奖励的诱惑,托马斯.戈登博士说:“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心理学常识,同时也是一个悖论,当你放弃使用权利去控制孩子时,你对他们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反之亦然,当你尝试去更多地控制孩子时,你对他们的影响力也将减弱。”教养的权利其实是孩子赋予父母的自然的权利,当孩子赋予了我们这种教养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让孩子听话,听从我们的教导,也不需要过多的施压斗争,或者说额外的奖励。
3、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获得自由
(1)独立自主
一方面是家长的独立。家长越是能独立、有效地努力满足自身的需求,就越是能够接纳自己,也更加能够接纳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独立,而不是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没有价值和自尊的其他来源,就很容易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转嫁到孩子的身上,把孩子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的目标,这种情况下父母就非常依赖于孩子,这是在精神上的一种依赖,同时也会强硬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某种特定的方式去行事,从而在孩子的行为当中寻求自我需求的满足。
另一个方面就是家长要自主,家长的自主就是能够掌控自我,一方面需要我们从原生家庭的束缚当中解脱出来,原生家庭对家长自身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句话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使我们无觉知地把我们自己小的时候一些深恶痛绝的教养方式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妈妈会说我活成了我妈曾经的样子,童年对一个人影响深远,但并不是说童年不幸的人就无法成为好的父母。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所以说,真正影响我们教养方式的并非童年的经历,而是我们如何理解这些经历,只要家长能够深入地去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勇于面对和解决童年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重新的审视和解读,家长就可以重塑人生,使自己走出童年的束缚,那样的话我们就不紧是在家庭教育中,而是能够在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都获得更大的自由。
而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帮助孩子去整合自我,整合自我的不同层面,也同样要整合我们自己。通过回归自我的本源,平静地接纳和观察自我的各个部分,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自己,并通过内部的协调最终做出最佳的决策,而不是受困于自己的某一种情绪、感觉或者是念头而难以自拔。
(2)向内深挖
首先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行为,也要深刻地去认识自己,经常问一问自己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和孩子的需求没有关系。另一个层面是对于家庭教育我们也要进行深度的挖掘,把握方法背后的原理,如果我们只注重方法而忽视原理,那么我们终将陷入困境。作为家长如果我们只是去模仿一些经验,学习一些技术,只看到表面的行为或者只追求就事论事的解决的方案,这样肯定是治标不治本。这种行为的问题可能会千变万化,但是一百个问题的背后,原理却只有一个,只有真正掌握了背后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完善教育思维,才能发掘出我们自身的教育智慧。所以方法越具体,效果越有限,我们越是想获得具体的方法就越是无法获得自由,如果我们掌握了原理,当我们的教育思维得到了重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如果家长们越是能够从根本上去思考,越是能够获得灵活的智慧,因为方法有限,智慧无限,一旦我们懂得了原理,从根本上理解了自己,理解了孩子,理解了教育,我们就能从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技巧手段当中解脱出来,面对具体的问题,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的智慧,找到自己的方法,从而走向家庭教育中真正的自由。
这也是去年年底新网师启动家庭教育智慧成长课程这个项目的初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课程影响和帮助更多的家庭,为更多的孩子创造完整的新教育环境。目前新网师家庭教育智慧成长课程共设置了四个专题。
第一,为人父母。这个专题主要是深入地挖掘父母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实现自我的成长。
第二,走进孩子的世界。这个专题主要是为了深入地理解孩子,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的知识来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的发展形成一种全局式的认识,孩子是从哪个阶段发展来又要走到哪个阶段去,这样家长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现在的行为。
第三,双向养育,找到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去支持孩子。
第四,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反思目前的教育,去思考怎样的学习能够赢在未来,从而能够抓住核心的素养,帮助孩子面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把尼布尔的一段祈祷文文送给大家:
《走向自由》
请赐予我宁静,
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
请赐予我勇气,
改变那些我可以改变的;
请赐予我智慧,
让我分辨其中的不同。
当我们真正收获了这份宁静、勇气和智慧,我们就真正走向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