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原生家庭之殇——给父母的爱一设个边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最大的阻碍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听起来有些啼笑皆非,但是其实也并没有夸大其词。自从心理学开始盛行以来,有关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各方面的影响的探讨就从未停歇过。客观地讲,原生家庭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思维、行为模式,但命运是始终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

在纪伯伦《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的诗中写到“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如何解决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人生所带来的困扰,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人有的时候对感情很执着,把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所有情感痛苦统统归结于“我不够优秀、我不够努力,我做的不够好”。其实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自己不该把执着变为一种强求,毕竟有些东西是任你如何优秀,如何努力,如何执着地去追求都强求不来的。任何原生家庭都会或多或少地给我们带来伤害,而你之所以感到痛苦,根源不在于原生家庭而在于你骨子里的贪婪和懦弱。怀揣过高的期待,就会收获沉重的失望;一面在痛苦中挣扎,一面又不敢去改变自己的现状。

我从小到大都很乖,但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我爱我的父母,但我不属于他们,几乎所有人生的重大决定都是我自己拿主意。

比如我遵从父亲的意愿选了文科,在家人极力反对中学了美术,毕业后我既没有考公务员也没有按父母的意愿当一名教师,因为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

有一段时间,我是有一丝愧疚的,我是不是太自我了,没有一件大事如父母心愿。

但我很快就想明白,如果我的父母真的爱我,那他们在乎的就不应该是我的顺从,而是我真正的生命体验。如果我委屈求全,我不幸福,他们的幸福不也是沙上建城吗?

所以,我首先爱的是自己,我父母看到我年近不惑意气风发的样子,得到的是高级的满足。

但我发现好像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我父母那样的,大部分父母对自己孩子没有边界感,以爱之名,希望孩子中规中矩,不要有任何差池。

有些父母,只要你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做,就被冠以“不肖”、不靠谱、甚至不正常的名号。

为自己的父母盲目牺牲,牺牲换来的可能只是瞬时的感动,而不是幸福。

你做出了重大牺牲,你父母可能觉得是理所应当,这个牺牲的意义在哪呢?而且轻易牺牲,会让父母彻底丧失边界感,要求只会越来越多,条条框框也会也会越来越多的。

如果原生家庭让你受到伤害,请给你的亲情上一道锁,锁在他再也无法伤害你的位置。当原生家庭的思维限制了你的发展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跳出这个束缚,换一个崭新的环境去做一个崭新的自己。远离原生家庭的不幸,首先要学会引导和驯化世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白天还挺好,有坚持每餐都少吃,主食也少吃。可是晚上回来忍不住吃了一个火龙果和两大杯水。真的感觉口太干了。减肥路...
    状元阁子墨阅读 152评论 0 0
  • 中午,小白兔一家人去野餐,他们准备好食物出发了。 过了一会儿,小兔一家人到了草坪,它们拿出食物,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程硕阅读 709评论 0 1
  • 前端基本学习法## 语言* HTML 1. [元素概览(知识框架)](![](file:///C:\User...
    漂于行阅读 3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