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如尺丈量纪律刻度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延伸至八小时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之举。“严私德不是私事”的论断犹如精准的标尺,丈量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纪律刻度,重构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修身坐标系。

纪律准绳校准私德标尺。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八小时外”的管理监督,各地机关纷纷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安徽省检察院出台机关工作人员“八小时外”管理监督办法,明确将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等13种行为列入负面清单,将从严监督与惩治教育相结合,让“私底下”的言行举止始终处于组织监督的聚光灯下。湖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遵守“禁酒令”情况开展严格监督检查,对违反禁令者,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红色家训淬炼政治品格。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首次将“不重视家风建设”纳入负面清单,这一制度创新绝非简单的条文增补,而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的精神切口。党员干部的家风是作风的重要表现,同时又与党风政风紧紧相连。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家风故事会”“纪律微课堂”等各种形式的家教家风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权力监督意识,将公权力运行准则转化为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防线,通过构建"八小时外"家庭监督机制,培育崇德尚廉的家风文化。

纪律之尺量私德,家风之灯照征程。从各地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八小时外”的制度创新,到红色家训淬炼政治品格的文化自觉,全面从严治党正在完成从“治行为”到“塑人格”的治理跃升。当“八小时外”的社交言行被划入纪律标尺的测量范围,当家风建设转化为权力监督的“第二战场”,党的自我革命便获得了深植文化土壤的制度支撑。这种将纪律戒尺与文化灯塔相融合的治理智慧,既锻造着“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品格,更培育着“治家方能治国”的文明传承,为跳出历史周期率锻造新时代的解题密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