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大赞美//包坨在,我们的年就在

年味大赞美//包坨在,我们的年就在

文/林子

《舌尖上的中国》说,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并且形成了一个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真正的故乡,在每个家庭的餐桌上。所谓的乡愁就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吴老师说,漂泊在外的我们就像是迁徙的鸟。而我每年义无反顾地回乡过年,毫不夸张地说,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吃一个正宗的家乡包坨。


它有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包坨

包坨只在湖北的一部分地区才有,比如黄石阳新,咸宁通山,其他的地区都是后来才有的。包坨在这些地方以前都是过年才可以吃到,相当于北方的饺子。而包坨外形圆润饱满,内容丰富多样,做法复杂工序繁多,正是过节美食的不二选择。在经济困难的时代,也只有春节或者招待贵宾时,它才隆重登场。

01丰富的食材


食材大杂汇

吃包坨对于我们老家的人来说就是吃大餐,因为包坨的食材极为丰富,大概有十几种吧。

必不可少的有以下食材:新鲜的猪肉自不必说,讲究的可选用三层楼五花肉。油豆腐外焦里嫩。笋子。春节期间有条件的可以挖到山上的新鲜竹笋,那鲜味真是千载难逢。平时可用干竹笋代替,炒熟后更香更有嚼劲。东北香菇,菇肉厚实滑口。龙口粉丝,绵软吸油。还有油炸花生,新鲜蒜苗,白萝卜黑木耳……这些都是馅儿,都要切做成臊子包在里面的。资深的包坨美食家说,刀功也是影响食物的味道的,所以每种食材怎么切都有讲究。

还有两个重要的食材没有介绍。一是苕粉。从表面上看与面粉没有什么区别。到苕粉是红薯打碎过滤后形成的淀粉,它的手感和玉米淀粉很相似,滑滑的。颜色越白越精细,口感越细腻。老家人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没有什么菜吃就用苕粉烙饼切块炒着吃,加点腊肉撒些香葱或蒜末,哇咔咔,味道不要太美呦。有腊肉浓香和凝脂般糯软融合一起,然而不腻。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苕粉烙饼太奢侈,只有做包坨才不浪费。


酥香糯软

二是芋头。相传芋头在乡下是老菜,它上过官席。在如今的鲜芋仙里就是以芋头为主材料做成甜品。听老妈说,外婆的家乡菜做得很有特色。芋头煮熟后直接蘸糖吃,香软可口。还可以吃咸香口味的,相当于现在的土豆泥。来广州后,我爱上了一种菜,剁椒芋头。有些地方包坨不用芋头,但是我更爱吃有芋头的。它有啥子作用咧,我先卖个关子。

02复杂的工序

切好的臊子,一样一样的在锅里炒熟,一样一样的盛装在盘子里备用。当五花肉从鲜红变成粉色的时候,厨房里开始弥漫一股浓浓的的香味,然后是油豆腐,干笋,粉丝……各色美食加工到八成熟时就可以让它们在锅里团聚,然后放酱油,五香粉等佐料。最关键的一步是,等关火后再加入新鲜的蒜苗,翻炒均匀即可。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持蒜苗的绿色和香味。最后一步是放油炸花生,要等馅儿冷了以后再拌匀,以保证它的香脆。

在炒制内陷的时候,另一个锅里应该在煮着芋头了。刚才介绍芋头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想芋头在这里充当什么角色呢。现在我可以为你揭秘了。

准备好一个大一点的干净的盆子,加入苕粉,然后将煮熟的芋头剥皮后放入其中,利用其中的热度将苕粉炕熟,利用芋头去黏性把粉揉匀。这个过程很艰难,因为刚煮熟的芋头很烫,剥从表面上看与面粉没有什么区别。一个个被烫得龇牙咧嘴,旁边的冷水盆里不断的有人抢着伸手进去凉快。笑声不断,倒吸凉气的声音不断,过年的气氛就有了。中国的汉字里有很多智慧,"热"了,不就"闹"起来了吗?

很多人都抱怨现在的年味淡了,可是我不觉得。只要包坨还在,年就在。


巧妇有米也难炊

揉粉不仅要力度,还要有很强的抗热性。记得小时候我看到揉粉的母亲在隆冬时节都满头大汗,我就会用小手抓握温热的盆沿很讨好地对她说,妈妈,你揉我帮你扶稳。

粉揉匀后就可以包了。巧妇包包坨更像魔术表演,一个苕粉团,捏几下成了一个半圆的小碗,满脸喜悦的加上馅儿,咽一下口水,集中力量在指尖收拢,搓匀。这个过程与芝麻汤圆的做法相似,只是因为更大而更难操控。

记得暑假里我学做包子,那上面的褶子我一直都学不会。可是包坨我会,因为每年春节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会了。而且我还可以保证个头一样大,皮薄不露馅。生手包包坨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么是皮太薄露馅,要么就是皮太厚难吃。

03大功告成,坐等水开坨熟


其貌不扬,其味无穷

包好的坨,很厚实,蠢蠢萌萌的。

灶火开到最大,放上大锅,加入大半锅水,烧开,大开后把包坨放入锅中。孙悟空在炼丹炉里,七七四十九天后练就了火眼金睛。而我们的包坨,等它在锅里翻滚了几个跟头,翻滚后会浮起来,且颜色变熟,放上油盐酱醋就可以吃了。不过,不要着急。最美味的做法是将煮熟的包坨捞起来,再红烧一次,加入葱姜蒜爆香。哇哇,我已经咽了几次口水了。


水在吹泡,坨在舞蹈

当包坨在水中舞蹈,舌尖已经开始受到严重刺激。等待是为了味蕾的开花。


啥也不说了,直接上图

当我在朋友圈里发送这道美食时,底下的评论和表情出奇的一致:最爱,没有之一。这是真爱。想吃想吃。我这样赤裸裸的诱惑竟然没有拉到仇恨,而只是直接的示爱表白。因为对于它的爱,爱它的人都懂。

那些没有回乡的游子,面对熟悉的美食,不禁留下了无限的艳羡和期待:明年我一定要回家吃包坨!

夹起一个包坨,我对着视频里远在他乡的闺蜜莞尔一笑,干掉它,任她在屏幕内对我张牙舞爪口水三千尺,而我愉悦的嘴巴和内心早已用包坨为来年的相聚庆贺了。

包坨在,我们的年就在,相聚也有了期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用老家的包坨来为祖国庆生 文/林子 国庆小长假,不想给祖国母亲的交通添堵,就宅在出租屋满足几个吃货的需求了。 大广...
    芝麻的微光阅读 5,439评论 35 12
  • 东坑的粑坨,是世上最美味的粑坨。 粑坨圆圆,象征幸福团圆,在我的外婆家东坑,每逢年节,家家户户煮芋头、揉薯粉、炒馅...
    清风徐来001阅读 3,788评论 0 0
  • 又过年了。或许一年年过的,年味已经少了很多,我们甚至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长假,吃吃睡睡。但是毕竟是过年,毕竟是那...
    盒子很随心阅读 3,720评论 2 4
  • 学校里的木棉树继开花后又长出了“棉花”,这几天尤其的盛,泉州风很大,一阵风吹过来整个校园的都“大雪纷飞”,有六月飞...
    九九鸥阅读 1,053评论 0 1
  • 真诚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厚黑学开始大行其道,许多人也将之奉为人生哲学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里走的更顺畅...
    哇啦啦啦啦啦啦阅读 1,196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