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嚎啕大哭的中年男人:46岁这年,我终于“回家”了

作者 | 杨志民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深圳



1


“老子这么辛苦,还说我有问题!”

没有学习《家学》课程之前,没人知道我对孩子有多可恶。


一年前,因为嫌弃孩子慢,没有按照我的节奏奔跑,我就打骂孩子。


打过骂过也就算了,可是老婆冲出来护孩子,像鸡妈妈护小鸡一样,挡在孩子前与我吵架,说我人格有问题。


我一听就火冒三丈:“老子一天到晚这么辛苦,付出这么多,你还说我人格有问题?”


那时,我哪里知道什么叫人格有问题,就是知道有问题也不会承认的!


况且,我没搞清楚什么是人格。


那些天,家里常常乌云压顶,孩子胆小敏感,老婆牢骚不断,我也痛苦不堪......


都知道当妈不容易,经常有很多文章给妈妈“伸冤”,其实我们这些当爸爸的,尤其是想努力做好却越做越错的爸爸们,也一样有苦衷啊!



带着焦虑和痛苦,我参加了幸福双翼《焦虑妈妈变形计》14天的训练营,我想着,我虽然不是焦虑妈妈,可我是焦虑爸爸啊!


14天学习之后,我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我根本不了解孩子,根本不知道孩子的需要是什么,只是在用自己以为的“正确”方式对待孩子,其实都在伤害孩子!


这个发现让我如梦初醒,没有多想,我立马报名了,系统学习的《家学》课程。


2


大哭之后,我终于“回家”

《家学》课程的学习中,我用心看课,持续践行,看见真实的孩子,看见真实的自己。


有一次,我受百玲老师邀请,给其他同学分享,我站在台上指着全家福中的姐姐说:“你们看,这是我家姐姐,她笑得多开心啊,可是过去就是因为我用错误的方法差点把她给毁掉!”


那一刻,我心灵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你怎么这么狠呢?”


这个声音唤醒了我迷失的灵魂,刹那间我情绪失控,在公众场合面对100多位家长嚎啕大哭。


那次大哭之后,让我多年教育孩子过程中积累的复杂情绪得到流动,我开始真正与过去的一切和解,开始真正与心接接。



以前我天天回家,但因为不懂爱,因为不会爱,我感受不到妻子和孩子的爱,传递给他们的也都是压力和紧张。


都说家是心灵的港湾,以前的家被我弄得没有温暖,哪里像个家啊?


但那次大哭之后,我多年漂泊、挣扎、痛苦、坚冰一样的心,终于柔软下来,我终于真正地“回家”了。


随着我的心“回家”,妻子和两个女儿的心,也都跟着“回家”......


我找回了因为成长中各种原因而迷失多年的自我,重新建立起来我内心的富足。


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过去对孩子犯的错,也接纳了过往成长中父母对我犯下的错。


这份从心底滋生的接纳,让我的内心重塑了爱的力量,从此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优点,我开始欣赏自己,爱自己。


当我开始欣赏自己、爱自己,很神奇的,我对孩子的态度也来了一个大改变!


我不再每天盯着孩子的缺点,不再有憎恨之心,内心平静而喜悦,我的思维模式也由原来的固定式思维,转为成长型思维模式,每天都有新的感悟,穿梭在成长的心流中。


我聚焦自我,不再像过去一样过度关注孩子,步步紧逼。


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开始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我不再批评打压姐姐。


有一次,看到11岁的姐姐语文考了85分,我对她做到的给予肯定,我不再盯着那15分怎么没拿到去批评指责孩子。


当我给孩子信任和接纳,孩子的心门终于向我打开,她主动跟我分析自己考试的得失,以及下次准备怎么改善。


我曾经催促、打骂想让孩子积极主动,结果孩子因为害怕恐惧,更加不专注,对我也敬而远之。


如今,当我聚焦自己,给孩子空间,给孩子肯定,没想到孩子自己就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姐姐对我越来越信任,她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把在学校考过的试卷藏起来,而会主动跟我沟通。



3


填坑过程,惊喜不断

自己挖的坑,都要一步步填,在我改变的过程中,挑战不可避免。


有时候,孩子也会故意用拖延或逃避,来考验我是否真的不再苛责她,是否真的爱她。


每一次,当我之前的打骂模式又要起来时,心底深处那个“你真狠”的声音,就是提醒我,我就会及时刹车,积极暂停,处理完情绪再来解决事情。


经过一次次的探测和尝试,孩子对我的信任和喜爱越来越深了。


大概四个月之后,那些我亲手挖的大坑,基本填平了。


姐姐不在胆小敏感,脸上灿烂的笑容越来越多,伴随着孩子的进步,我给到的肯定也越来越多。


很神奇的,孩子原来让我头疼的其他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早上起床,姐姐不再有起床气;

姐姐的作业也不再用我督促;

姐姐对妹妹更加柔软,姐妹两不再为芝麻小事而狠狠互撕;


姐妹俩脸上的笑容多了,家里的笑声大了......



我不禁感慨:这才是家的感觉啊!


我不仅仅开始理解孩子,也开始想办法给她们的成长提供更多成长空间,培养他们对世界、对事物的兴趣。


根据她们的学业情况,我停了原来那些把她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补习班。


没有了来自我的比较评判,她们轻松自在地做自己。


这学期在家上网课,11岁的姐姐和10岁的妹妹,做自己的主人,每天姐妹两轮值班,自我管理进行得非常顺利,超出我的想象。


第一周课比较多,第二周学校考虑孩子眼睛盯电子产品太久,修改了课表。


我说,这样是不是有太多空余时间了?


姐妹俩主动为自己定课外计划,如练字、阅读、日记等,填补了空余时间。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毫不吝啬地给她们肯定和鼓励。


晚上,姐妹俩还会站上櫈子,分享当天所学收获及趣事和感悟。


看着孩子们自主自发学习的喜悦,我知道,孩子的内驱力已基本形成。


随着她们的不断长大,当她们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她们的未来人生一定会轻松而幸福的前行。


至此,我终于理解那句话的含义:当你给了孩子真正无条件的爱,孩子们就会轻松喜悦自在地做自己。



4


我曾是家里最讨厌的人

过去我是个从不学习的人,回家就是斗斗地主,看看球赛,顺便当“监督官”“检察官”。


那时候,我一回家,家里的氛围变得很微妙,我变成家里最讨厌的人。


有时候带孩子出去玩,我也是人在心不在,总是手机不离手。

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真觉得很痛苦:

心中有个高标准,常常威逼利诱;

只关注结果,只关注孩子有没按我心目中的时间完成作业;

只关注考了多少分?有没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没得到老师的批评?

总之,那时候的我,只在“果”上下功夫,却从来没有在“因”上用心灌溉。


现在看来,那时候的我,虽然对孩子很用力,但当教育的方向错了、方法错了,用力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如今,调转方向开始在“因”上下功夫,也更多科学的方法:

用0到100接纳法接纳孩子,用341肯定法肯定孩子;

坚持按照幸福双翼23字总诀践行: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依次序执行,一个都不能少!

常常与孩子一起玩蒙眼抓人、躲猫猫、抓子儿游戏,她们不再迷恋ipad;

我跟她们分享我成长的喜悦和感悟,分享我学到的心灵成长知识,为她们传授心法;


我不再批评和打压,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孩子开心快乐,我也开心。


过去因为我打压姐姐太狠了,她变得超出了她年龄阶段的坚强,甚至被我打骂时都不会哭了。


以前我根本就不许她哭,我们两互相看不顺眼,所以她很少与我讲话。


现在当我彻底改变,取得她的信任后,她的内心不再保护那份坚强,变得很柔软,有时有点小情绪,或者我的声音大点时,她的泪珠就掉下来,让我更加欣喜坚定:能流下眼泪,说明孩子心底被爱滋润得柔软啦!



最近姐姐提出养小猫,我是一个轻度洁癖的人,要是以前我坚决不允许,但现在我被姐姐说服了,家里养上了小猫。


姐妹两也当上了“铲屎官”,妹妹说猫猫是姐姐的孩子一样,她们每天下课放学后,专注享受地给猫喂奶、逗猫玩,这就是孩子内心生起了爱的表现啊!


过去听别人说要给孩子爱时,我很抗拒,很痛苦,很迷茫,我自己都没有感受过爱,也没有爱的能力,想给也给不起。


如今,家里爱满自溢,孩子开心自在喜悦,生命力饱满,看着今天幸福流动的家,我无比坚定:就算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我都可以从容应对。


感恩遇见幸福双翼,感恩黄老师、海英老师,感恩所有的遇见,人到中年,我却想说一句偶像剧的词儿:我们要把幸福进行到底!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有桌子!
    周宇烽阅读 689评论 0 0
  • 有些故事啊,一说起来,就不只是一辈子。 清康熙六年,朝廷在行政规划时,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省便由此...
    Whale小诺阅读 4,005评论 1 1
  • 那天,夜火阑珊。我不及第一眼见到你时的喜悦,你不及第一眼见到我时的茫然。我们就那样走着,周围的灯塔明晃晃的闪着,一...
    何雨安阅读 1,163评论 0 0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第二章 如何观察这个宇宙,观察人类社会,观察人体本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原则性...
    红林主人阅读 2,8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