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周国平先生的《善良.丰富.高贵》,中有章节曰本命年记事。讲的大致内容是因自己和另一个先生由于一些专利上的冲突而进了衙门,打起来官司。一场官司下来,快则月了,迟则经年,其中艰辛不仅被告罹于心苦,原告也必然劳心耗力。
就在这场剧目结束时,法院的判决书如此写道“因相关史实,历史久远,相关史料多至今尚未公开,故曹与周根据各自回忆。对同一事实的描述存在较大争议,应当允许双方在法律的限度内,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在这场历时两年耗时耗力的拉锯战中,不论哪一方,都为之心力交瘁,大概都希望这一煎熬快些结束。可就当周先生看到这段话时,心中的累却释然了,我想大概是他看到了法院作出了一个如此具有人文情怀的判决,心中惊喜,因而两年的辛苦似乎没有白费。旁人经此所见的只是两年的艰辛和苦劳,耗去的时间和丢失的精力,可这种追求精神乐趣的人,换了一个角度,一切便如春风过稻田,清洗得洁净,心田毫无苦楚残留。
所谓的智慧,最好的可实现功能便是有助于保持清明的心情,转换的方式和需要是如此的简单,仿佛好的心情信手便可以拈来一般。我曾经幻想过别人在一场旅行前如果询问我,你觉得关于读书和思考最动人的收获是什么的时候,我会这样回答“你觉得踏上这场旅行你开心嘛,那他必然会回答开心,于是我便说,读书和思考最大的好处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雨天还是艳阳,无论鸟语花香还是阴雨绵绵,也无论你是身处水深火热还是爱语温存,你都可以保有今天的好心情,永恒不变。
周先生这一例子倒是有趣,尽明了其中道理和意趣。我们穷尽一生、花尽所有去追寻快乐,其实只要你愿意去花一些时间将那些小小的细节细细咀嚼,悠远之,深广之,广大之,时间之,慢慢地,智慧也就在心里了。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明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