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诛心(四)

  磨磨唧唧,到现在你还在1952年底这嘟囔,漫漫六、七十年你想写到哪一天?我这就抓紧、抓紧,这几年容我多说几句……

  肖尔布拉克这个地方,蒙古语意为“圣泉”,哈萨克语则是“盐碱泉”,虽然叫法不同,都是有泉水涌出的意思。它在新源县西南部,南面挨着巩留县,北面隔巩乃斯河与尼勒克县相望。

  1952年初冬,在南泥湾开荒有经验的开国将军王震,亲临伊犁河谷,为大规模国营农场建设选址。他来到肖尔布拉克了解情况后,指着还是一望无边的苇草滩说:“你们看,这里一边是新源,一边是巩留,依山傍水,一片茫茫大草原,多好啊!师部就安在这里。”江山指点,一锤定音!

  在这能酿出誉满天下的“伊力特”酒是后来的事,这并非天意,是先辈们用皴裂的双手吃尽辛苦开荒、种田,栉风沐雨给后代开垦占下的金窝窝。 

    史料记载肖尔布拉克一带,1953年1月13日,刮了8天的大风突然停下,一股强寒流随即漫卷天地,满天遍地都挂起白霜。垦荒战士们穿的棉衣棉裤,根本挡不住寒流的侵袭,薄薄的线手套,已是千疮百孔,挥舞着十字镐垦荒的手,开始是疼痛,接着是麻木,后来便失去知觉。寒流像千万把钢锥在狠扎皮肉,在修渠工地上十字镐砍下去,冻土上只出现一个白点儿。战士们用最原始的方法——烧草化冻土,一寸寸、一尺尺挖开冻土,造出良田。

  再苦再累没啥说的,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园。干部、战士要立业也要成家、要把根扎下去。

    1953年部队集体转业。官兵们的婚姻大事自然被提上日程。

  斜插一句,山东女兵七十年前的婚恋,几年前曾让有些人操碎了心,一度媒体上有人用力鼓噪:山东女兵们当时是“受胁迫”,是完全的“包办婚姻”,是历史的“悲剧”……

  前些年,就我老妈的“终身大事”不止一次的问过她,她的反映很正常,丝毫看不出当年她内心有别扭和怨气。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要解决部队干部、战士的婚姻问题,还有比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推进更好的办法吗?

  我父母相差七、八岁,老爸当时并不是多大的官,要说资格老爸的确是多年的“劳动模范”,是组织要培养的“好苗子”。就算是用现在的话说“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给我老爸安排一个山东大姑娘也是没错滴!

    有趣的是好多年前,老妈自己就有所心仪,她给我们爆料:“你老爸年轻时很利索、很精神,裤腿上的补丁总是打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走路带风……”瞧!这还有啥说的,我老爸是南泥湾出来的精神小伙一枚。

  还有件事,我感觉我老妈颇有心机,她曾说过,部队当时发津贴,她想往山东老家寄钱,她才几个钱,老妈就向我老爸借钱,我老爸也不含糊,当时的老爸应该不止一次的接济过这个不停要往山东寄钱的女兵……

  老妈的眼光真的没错。和老爸成家后,我老爸就毫无怨言的负担起老妈这个家中老大的所有责任。除了从不间断的给山东老家寄钱外,还接来两个姨姨直接工作,一个舅舅、一个小姨和我们一起上学相伴长大……

  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没人爱听。可这就是我老爸老妈家庭生活很重要的组成内容。他们这一段人生的“过度开采”,即是我老爸老妈的宿命担当,也是我们姊妹兄弟最初的生活底色……

  不能再说了,否则又跑题了。老爸老妈在1953结婚,1954年底我姐姐降生,姐姐享受过暂短的供给制,喝过几罐苏联洋奶粉。1957年、1958年我和哥哥挤挤、挨挨的都来到人世……

  那几年应该是把我老妈累惨了,老爸经常在外学习、培训。老妈是田里、家里一手遮天。

    在这期间,我老妈也曾受到过组织上的照顾安排,有好几次机会她都可以脱离繁重的田间劳动,领导曾派她去学“助产师”,咦,她不干!说啥都不干。

  简单的人宁愿身累而心不累,我问过她为什么不去学医?老妈说不出所以然,是从小干惯农活她顺手了?还是怕血?

    因为在那几年高强度、快节奏的劳动中老妈曾经大月份的流产过孩子……

  姐姐带弟弟,虱子带虮子,难免让人操心,1958年夏的一天,我们在肖尔布拉克的家中着了大火,这两个小家伙差一点就都葬身火海。那个场面深深刻在了我老妈的记忆中,是她至今没忘的几件事之一……

  那我呢?我当时还没出生。我老人家是1958年10月底在谊群农场(现在的70团)出生。

  谊群农场是1958年建场,老爸学习完直接就去了新建团场,也就是这时候我们家离开了“老十团”这个传奇的肖尔布拉克。     

  一别没回头,但是老爸老妈和在那共同劳动工作的老战友们的情分还远没结束……

    老妈自己的选择就是劳动,常年繁重紧张而单纯。不止是我老妈,她们那一代山东女性基本都是这样。由于她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当时可供她们选择适合女性的工作又不多。所以她们集体的表现,就是心无旁骛的跟着男同志干着繁重的田间农活。

  普普通通、粗粗咧咧的山东女兵,没啥好赞美歌颂的。但是你若有心回望建国初期这段垦荒、戍边的艰苦历史,甭管是你老妈还是我老妈,她们在那片土地上撒下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还是忍不住让人心疼由此敬佩丛生……

  1960年初,那时候的干部调配非常频繁,老爸老妈在谊群农场工作不到两年,我老人家才一岁多,就跟随他们还有姐姐、哥哥坐着马车来到了正在建厂的工矿厂…

(待续)

刘  敏

2022.8.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