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其实读的过程中很兴奋,书中故事写的很有趣生动,剖析人物深刻尖酸,每天晚上到深夜还想一直读下去不想睡觉。
这本书算是长篇小说了,里面涉及到各个领域,都借主人公遇到的人或身边的朋友,把各种观点表达出来。
主人公菲利普童年时期先后失去父母,他被寄养在了伯伯家里。伯伯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伯母比较心疼菲利普。菲利普在偶然情况下爱上了阅读,这样他疯狂的扑进了知识的海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菲利普有跛脚的先天残疾,所以他很敏感自卑。到了上学的年龄,伯伯把他送到一所公立小学,在这所学校他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欺辱。他小心谨慎的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虽然他备受欺负,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也找到了很多乐趣。随着多上几年学,他渐渐变得开朗了一点,还交到几个好朋友。但他渐渐地不满现状,他身边有同学朋友都去别的地方旅游度假,这激起了他躁动不安的心。最后他放弃学业,去到伦敦去做了会计学徒。他以为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做一份工作就会很有趣,可惜现实却很无趣。他不到一年就忍受不了了。
最后他放弃会计的学徒工作,去掉了巴黎,准备学艺术。在学艺术的几年里,他认识了相伴一生的朋友。但其中一个女同学深深地影响了他。那个女学生天赋不高,但特别努力。由于努力却得不到回报加上饥贫交加,她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菲利普的触动很大,因为他知道他也是天赋不高的艺术生,他不想追求一生而不得,他果断的放弃艺术这条路,这怎么不说是一种勇敢呢!
他决定开始走从医这条路。在做医生助理的几年中,他特别踏实,可以说算是找到了人生方向。在这几年中,他遭遇了他的爱情,体味了爱情的苦涩和绝望。有一年他押了他全部身家买股票,结果全部赔了进去。他变得一贫如洗。他无法再在医学院学习了。他露宿街头,体会到了人生绝望。还好他有人生挚友的帮助,他找到了一份超市导向员的工作勉强维持生计。他做了2年的基层工作,从中体会到无穷的生活心酸。他无时无刻不盼着他伯伯的死,这样他就可以继承遗产,再继续他的医学生涯。他伯伯死后,他又开始医学之路,幸福也跟随而至,他的人生开始顺遂。在这条人生路,他时刻在问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许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不管痛苦也罢快活也罢,最终都要归于尘土。
这本书通书涉及到的太多。有宗教方面,通过伯伯这等人来陈述人的信仰。有教育方面,通过菲利普的老师们的教育方式来表现。有文学方向,通过他在伦敦和一些天涯海角的人的谈天说地中来表达。有艺术方面,通过他的艺术同学的嘴巴和聊天中表达出来。有医疗方面,通过他学医的医院的人事物来表达。还有贫穷的描述,通过菲利普面对贫苦病人,看到他们的生活来刻画。书中可以说包罗万象,什么都涉及,活像在掉书袋子,为了表达一些观点而去表达长篇的观点。有时候马上觉得太没意思了,读不下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又来了。作者就是这样拿捏着读者的心,让我通篇都读完。偶尔有一些深刻而无趣的观点小小地跳过,但大部分都是津津有味地看完的。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需要我表达一下,就是菲利普在忍受人生困苦的时候,就很盼着他伯伯死,因为伯伯死了他就可以继承遗产,就再也不用忍受贫苦了。但伯伯生命力很顽强,活了一年又一年。他就在心里盼着他死,有时候恨不得做点小动作弄死伯伯。这些小心思他都写在纸上,让人觉得菲利普的内心世界很阴暗但也很现实。这些就是真实的人性啊,人性有时候本来就是不可直视的。我想起我经常也有这种想法。
我奶奶活到80多岁,如今坐在轮椅上无法自由活动。我妈妈照顾奶奶一年又一年,有时候我在想奶奶活多少年,妈妈就要一直照顾她不得自由。我内心多希望奶奶能早点归山,妈妈就可以自由了。这怎么不说是人心的阴暗面呢?同样的话,我也听爸爸说过。爸爸说,人老了,我本可以虐待她,不给她饭吃,让她病死。但这样人心怎么过得去呢?你终究会收到道德的谴责,终日不得良心安顿。书里面就是这么说的,我突然就想起爸爸的话,觉得爸爸就像作家一样通透呢!所以书中的菲利普就是喜欢听各种人摆家常聊天,他就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自己再思考。而生活中,确实处处是哲学啊!所以我们也要多倾听,多思考。听听爸爸妈妈有趣的话,身边的人唠的嗑里面,也许就有人生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