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列
1.属性:column-count:(设置表格内元素的列数)
-值:数字(列数,适用于:除table外的非替换块级元素, table cells, inline-block元素)
2.column-gap:
-值:数字(规定列之间的间隔大小)
3.column-rule:(设置或检索对象的列与列之间的边框。复合属性。)
-column-rule-color规定列之间规则的颜色。
- column-rule-style规定列之间规则的样式。
-column-rule-width规定列之间规则的宽度。
4.column-fill:(设置或检索对象所有列的高度是否统一)
-auto(列高度自适应内容)
-balance(所有列的高度以其中最高的一列统一)
5.column-span:(设置或检索对象元素是否横跨所有列。)
-none(不跨列)
-all(横跨所有列)
6.column-width:(设置或检索对象每列的宽度)
7.columns:(设置或检索对象的列数和每列的宽度。复合属性)
-<' column-width '> || <' column-count '>
8.注意:
-Internet Explorer 10 和 Opera 支持多列属性。
-Firefox 需要前缀 -moz-。
-Chrome 和 Safari 需要前缀 -webkit-。
二、媒体查询:
含义:只是一个工具,用过检测不同的设备特性从而设置不同的css样式
写法:@media 设备的类型 关键字(判断条件){css声明}
-@media 关键字:表示声明了媒体查询
-设备的类型:前端常用的为all、screen(屏幕)
-关键字:and(常用)、only、not
-(判断条件):min-width/max-width
-{css声明}:css样式
-例子:判断用户电脑屏幕在320px~1000px之间的时候, 显示为红色:
-@media all and(min-width:320px) and (max-width:1000px){
html{
background-red
}
}
-注意:
-媒体查询建议写在css样式的最下方-权重、优先级
-书写媒体查询的时候,每个英文单词之间都需要一个空格
-判断条件的时候,后面不要接一个分号
-媒体查询有多个判断条件,只需要用and,继续书写即可
-不确定性:由于市面上的电脑厂商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