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的留守儿童一样,默默从小也是一个人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也许在别人眼里这并没有什么,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度,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无数的年轻父母开始涌入城市,无数的留守儿童,在农村老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他们与田野为伴。与小花小草为伴。与那昏黄的落日为伴。与那傍晚的猫头鹰为伴。相比于城市的孩子们,他们能够更多的亲近自然,体会到田间与山野的无限趣味,他们在田埂上尽情奔跑,在马路上尽情嬉笑。不愧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但其实。相比于城市的孩子们,他们也更加渴望飞黄腾达的机会。因为没人知道,在那无忧无虑的外表之下。那颗孤独受伤的灵魂,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至于失去了什么,也许只有浸湿的枕头才能够回答我们。
懂事两个字深深刻进了默默的灵魂。因为无数的人告诉他,自己是怎么存在于这个世上,多少人在为自己付出。在默默的心里,他就像是一个累赘,重重地压在了每个人的身上。是他这个累赘压走了父母,也是他这个累赘压白了外婆的头发。正因为他是一个累赘,所以身边的人都告诉他,累赘。就少给别人添麻烦。
于是默默尽可能的做一个乖孩子。即使他被赶到只能寄养在别人家里。他也会在学校认真听课,希望自己成绩好了,能够得到家里的表扬,也许父母能够多看他一眼。和同学起争执了,他也只能退让,因为害怕事情越闹越大,最后会给父母以及老师带来麻烦。所以他畏惧每一次的争执,畏惧每一次老师找他的谈话。尽管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可是他依旧每天如坐针毡。一个没有任何保护的孩子。在这个最虚荣的年龄。寻找着让自己立命于这个世上的机会。
即使是这样,他也有过开心的时光。自从四年级住宿之后,他在学校里面认识了一群很要好的朋友。他还记得无数个夜晚。两张床。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一边听其中的一个人讲述他自创的恐怖故事,还要一边小心提防查寝老师的到来。这样紧张又刺激的事情成为了他们的乐趣。借着窗外昏黄的路灯。在那铁锈斑斑的窗边。在那单薄的被子下面,几个留守少年互相慰藉取暖。自此多年之后,再也没有哪个夜晚能够让默默感觉如此温暖。
周末之余,默默需要从遥远的学校徒步走回他的新家。他会尽可能慢慢的走。一边踢着脚下的石头。或者和路边的蝴蝶嬉闹。不时停下身来听听鸟儿动听的歌声。这时路边突然出现的不知名野花会让他兴奋不已,成为平淡日子中不可多得的惊喜。从黄昏走到日落,足够他走回那个家。借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他会从房子里搬出一张大的方桌。在屋前的那方,大大的平地上。书写着老师留下的作业。直到黑暗将这个世界重新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