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如愿以偿,梦想成真——做了一名小学教师。
毕业的时候是要求留城还是直接回老家农村?当然会回农村。在那偷生土档的有了感情,干嘛要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一干就是30年!
那是选择中学还是小学?当然回小学喜欢跟天真的孩子在一起,童心永驻!
去教育组(现在称乡镇中心校)报到的时候,爸爸的同事开玩笑说“这娇闺女总不能去担课吧,留在这吧!”
“不行,我得去担课。”
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去担课。当时正好毕业班的数学老师请病假,我正好接了那个毕业班的数学课,心中还暗喜——特喜欢数学,真好。就这样一干就是30年。
上班第二个学期,重新分课的时候,因为五个班九位老师,那我又是最年轻的,所以没有第二个选择,我接了两个班的数学课。就这样几乎成了一个大家都默认的规律,每次分课我都是两个班。“你这闺女会不会拒绝?会不会着急发火?”年龄最大的老教师,有一次问我。“你们年龄大,有经验,我年轻,有精力,你们教一个班,我教两个班,那我为什么要拒绝呀?整天和孩子们打交道,开心还来不及呢,发什么火着什么急啊,再着急也是得一天一天的过。”
我的回答逗得老师们哈哈大笑。在这五个班的小院里,一待就是11年。
1999年9月接到让我去另一个学校当校长的通知。不去,绝对不去,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这不是你也会拒绝呀?”同事逗我说。
“我在这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让我去那?还让当校长,不干?”接下来拿出了看家本领——哭
结果不管用,没有选择。
29岁的我上任了……
老师得看中课堂效果,愿意把工作做好。心情舒畅。
家长得尊重教师,得理解支持学校工作。
学生得养成好习惯,得有好德行。
奔着这样的理念和老师摊牌,他们非常赞同。商议制定了,考勤制度,教学效果奖励制度。
从进这个校园,肩上担起校长的职责以后,每天保证第一个来到,打扫办公室卫生,引领孩子们打扫卫生区。放学最后一个锁门离开。
第一个学期结束,把大家商议的制度全部落实到位。大家的付出看得见,收获实实在在。因为在老师团队中是最年轻的,每有一次活动,我第一个报名,看到获得的荣誉证和考试取得的成绩,老师们的目光是佩服,是羡慕。一个两个接二连三的,我把比我年龄大的老师鼓动的参加了优质课评选,当他们拿到荣誉证书的时候,激动地说:“这怎么像做梦一样?我们也能讲优质课!”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学期又一学期不知不觉中过了六年。可六年中孩子的变化,老师的变化,学风校风的变化,震撼了周围五个村的群众。2005年的二月,新校区教学楼建设完毕,我们全部搬进了新校区!
新的教学楼,新的环境,好的国家政策,我们岂能用老的理念,老的方法去教学,去管理?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一次性足额配齐教师阅读书目,学生阅读书目。我们有了,全镇唯一一个达标的图书室。紧接着配齐了学生实验用品,音体美器材。
我开始思考课程的开设,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开启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 。我没有大规模的给老师施加压力,从自身做起,发挥自己的特长,音乐,手工。先慢慢的带起来,接着引领两个比我年轻的老师,再带动两个班。点带面一年的时间,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006年12月,我们顺利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的验收,2008年我校代表农村小学接受了市里关于课程开设的验收。
从上班到2008年我几乎没有落下一次活动,无论是本校的,乡镇的,全县的,市里的。只要有通知我就参加,也不知道什么是怕?什么是忙?什么是累?什么是生气?就这样,一路走来……
记不清获得了多少次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课堂大赛一等奖。
说课比赛一等奖。还为此在98年,给全县小学数学老师讲了一节“11到20各数认识”的说课公开课。
县级骨干教师
教育系统爱岗敬业模范
东明县十佳教师
数学教学能手
常识优质课一等奖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
市级骨干教师
市级优秀教师
菏泽市师德标兵
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40多个荣誉。
在整个活动的参与过程当中,就没想过为了什么,就是想着享受参与的过程,享受获得的幸福。
因为2009年开始,学校开始注入新的血液,开始有了年轻教师,我把精力放在,他们的成长上面,带她们去讲课,带她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你是校长,还是保姆?干脆我叫你保姆校长吧。”一个朋友这样对我说。
“你年轻,证件又多,晚一年再评吧,先让年龄大的参评”
评中级和高级两次职称的时候都是同样的话。
“这次可以报了吧?”
“报吧,反正你一报一个准。”
嘿,真让领导说着了。两次申报职称,心里非常的坦荡,自己用心的去准备需要的材料,没有半点急躁的感觉。心里也是这样想,反正有足够的证件,随便你审核。
无论是在评职称,还是在评优秀教师,每一次结果出来都是衷心的感谢领导给予的机会。
心里边也非常的感谢自己,平时默默的付出,用心的积累。
也更感谢大力支持自己工作的双方父母和爱人。
2018年八月调入了现在的单位,离开了和团队耕耘了20年的小院,结束了30年的乡镇教育生活。
当时提出调动的时候,心里也是一点不焦急,坦坦荡荡的,那同意就过来,领导不同意还在原来的学校,那就会一直到退休。因为是为了陪伴年老的父母向领导提出了申请。感恩领导的理解和大力支持,顺利的同意了调动申请。
你有什么条件?面对领导提出的问题,我的回答很淡定,什么条件都没有,只要是在城里,哪个学校教课就行。目的就是为了离父母近点,便于照顾。
做梦也没想到会让我来到一个新建的学校,还担任副校长。还有缘遇见任校长,这个全身心投入到教育的领头人。遇见了有团队精神,有大爱之心的福六家人们。
收获最大的就是接触了新教育,让我有了彻底的改变——一个交了30年数学的不擅长写作的老师坚持读写,挑战到了251天!记录每天所思所想。享受着其中的天伦之乐!
心无杂念,别无他求,就想着用自己积累下来的三十年的管理经验,陪伴孩子们,陪伴老师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快乐度过每一天,让大家的生活幸福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