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地铁去北京南站,在西直门站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进来,孩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哭闹着,一位乘客给他们让了座,我正好站在他们的面前,孩子渐渐安静下来,我临在的用眼睛看着孩子,孩子有几秒中和我的眼睛对视,感受他清澈、稚嫩的双眸,孩子开始伸手摸我的围巾,围巾上有毛毛,孩子也许感兴趣,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孩子,突然他妈妈伸手打一下孩子的手,嘴里嘟囔一句:“淘气”,孩子又摸,妈妈又打,这时我告诉她:“没关系的呀,这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没有打扰别人、孩子没有危险,没关系的”,孩子妈妈说: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呀,我伸出手,孩子紧紧的握住我的手,试探性摸摸我的掌心,我任由他玩,孩子妈妈也不再说什么,脸上泛着微笑,这时孩子的手伸到旁边一位女乘客拿着手机的手里,也想摸摸,结果被妈妈拉回来,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看着这对母子,我心里升起一丝悲凉!
孩子多么想要探索这个世界呀!但是他们被大人告知,不可以、有危险,不被允许、不被支持,孩子那份天真与无邪慢慢被禁锢,孩子的眼里慢慢退却了好奇、惊讶、幸福、陶醉,开始变得黯淡无光,终于,孩子成为了“乖孩子”、“听话的孩子”,而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慢慢留下了这个世界是没有意思的、枯燥无味的,孩子没有了活力,更没有了创造力,这难道是家长想要的吗?
孩子多么渴望和人有联结呀!但是他们被父母告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年幼的孩子眼里哪里又能区分谁是熟人?谁是陌生人?孩子只能活在父母能掌控的环境里,孩子被一个无形的“地牢”圈住了,慢慢失去了感知他人的能力,进而慢慢失去感知自己的能力,,活成了大人眼里的“懂礼貌的孩子”、“性格内向的孩子”,天性中最光辉的一面背泯灭,与人联结是我们行走在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能力,慢慢的孩子封闭了自己的心、关闭了情感的闸门,继而也失去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系。
当然我不希望是这样!
真的希望我们成年人能带着觉知真正的看见孩子的需求!陪伴孩子最重要的孩童时期,也完成自己的第二次成长。
落笔于北京南站候车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