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以上,五十未满的年纪,我们一面得到,一面失去。
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虽然因人而异,但我们都得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成熟冷静,也学会了理解和宽容,甚至还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和自省……
我们终于有了过来人的老气横秋和“火眼金睛”。终于可以说,体验了人生百味,看惯了世间的繁华与冷落。终于感觉自己什么也已能看透,领悟着“细水常流”的舒缓和轻松。
当然,最可喜的是我们也收获了孩子的成长,有的甚至已拥有“绿树成荫子满枝”的喜乐。
那么,我们正在失去什么呢?
青春是早已失去了的。
它的失去不是转瞬即逝的立刻,所以我们与青春是连挥手也没有的告别。没有仪式感的告别,少了感慨和悲伤,只不过在蓦然回首之时,也会有丝丝惆怅。
也许会问一句:“青春来过吗?”
也许会羡慕和遗憾:“年轻真好啊!”
可是,终究,青春是连尾巴也无影无踪了。
我们其实正在失去的是我们的父母。
回顾我双方姊妹,我们竟无一人是父母双全。我的父亲是在 01年时就去世了的,婆婆呢,95年以56岁的年纪也早已离去。近七八年间,就是在我们四十以上,五十未满的年纪相继送走了双方姊妹的好几位老人。
倒是谁也不用刻意掩藏对老人的想念和再也想不来的伤心。因为我们是如此一样,都失缺了这世界上最爱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这一样里,多么希望有个例外。可是,日子如飞,我们竟然越来越相同了。
再看同学朋友。新年过后不到十天,亲见两位好友,一位送走了自己86岁的公公,一位送走了自己90岁的父亲。
高龄离去,又无多大病痛,应该算是老人的福分,人说修为好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死法。我们为此感到欣慰,但是一个生命离去,那么实在,生活的所有安排和打算都跟他有关,乍然离去,怎会不心痛?也许不再会大悲大痛,但是泪水随时会在那些具体而微的回想里造访;思念也会在某个节点,某个时刻汹涌澎湃。
这无处释放的悲伤和思念,只有放下一条路可走。就让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劝自己,让“这样好,他(她)不再受罪,解脱了”的谎话安慰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宛若做梦的自己冷静下来,正常起来!
我们谁能逃得了与父母的别离?谁也不能!无论贫富,无论贵贱!
史铁生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是一个节日,就让我们豁达地看待死亡,乐观地看待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