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6月10号,高考的最后一天。今天中午12点半,朋友的孩子高考结束,我们几个人买了两束花去迎接她凯旋归来。
接孩子的并不多,只有零散的一些走读的孩子才有这样的待遇。一中的孩子们就在学校里考试,是不用家长操心的。二中和民生的孩子们都有学校雇的大巴车来回接送,也用不到家长。只有全部考完试以后才是家长接孩子的时候。
朋友家小美女属于复读生,去年考试分数过了本科线50多分,就因为学的是文科,所以最后也没用心的选专业,最后就决定复读一年。
我们没想到的是,这小美女今年竟然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她竟然换了理科。而且是从纯文换成了纯理,这气魄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
去年我们曾经接过她一次了,那时她是在学校备考,直到最后一科结束,我们才能进到学校里面去。那时她有很多的行李,我们五六个人帮着搬运还累得气喘吁吁的。今年这不用搬行李,直接接一个人,轻松了不少。
现在姑且不管她考得如何,结束了高考就是一件人生大事,无论考得如何,估计她是不会再复读了。期盼着她能心想事成。
每到这个时候,总是会想到女儿高考的那年。我们一行八九个人去接的她。这些年,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给了她最好的仪式感。有时候,这种小小的仪式也许不一定起到啥作用,但是平淡的日子里多一些仪式感也给生活增添了色彩。
每个家庭的理念不同,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都会不同。今天我们下班的时候是12点钟,孩子12点半考完试。所以在我的字典里都要讲究个快字。快点打卡,快点去学校门口等孩子。
而孩子的父母却是不紧不慢的类型。她妈妈没事也没早点下来在大门口等着。我们开车到了家属院接上她后,他夫妻俩还说不急,反正考完试了,让她等一会儿没事。
我们准时准点的到达了学校门口,孩子一会儿就出来,也算刚刚好。我们一般都是说好了时间尽量往前赶的类型,而他们家则不是这样。
原生家庭带出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就如有一句话说:“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熊家长。”这话一点也不假。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很多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样子,也渐渐变成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样子。他虽然不是他们,却活成了他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