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会被饿到,只要有母亲在家里。利用最方便易得的食材,大多是自家种的地瓜,芋头,蔬菜,买点猪肉铺最新鲜的里脊肉,粮油店的白面、绿豆、白糖等,她总能变幻出别具一格的美味。
把地瓜还有芋头洗干净,去皮切条,放到大号的碗里,用石磨研磨的鲜姜,挤入姜汁,撒上一两勺白糖,一点点海盐,几滴醋,加个鸡蛋,腌制些时候。再加上两三把母亲亲手做的地瓜粉,稍微挂上糊,带油锅热了,下锅炸个6分钟左右,起锅,微微沥干油,迫不及待地夹起一根地瓜吃,有点烫嘴,但抵挡不住享受这香脆甜美。
我不喜欢母亲加入生姜去炸,微辣,总觉得塞牙缝。可母亲说这样吃冬天最暖身了,还杀菌呢!真是可爱的母亲,其实我想说,再好的东西经过油炸后,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但是我并不想扫兴,爱吃,好吃,就好。
不管食物营养多好,还是多坏,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还好在外的时候少吃这些东西,平衡一下,也还好。
自从记事起,关于母亲的味道,除了汗香味,脚臭味,就是身上的油烟味。她会弄地瓜丸,做红团,包粽子,虽然其貌不扬,馅料却相当实在丰富,上等糯米,层次分明的五花肉,地里收上来的花生,各式豆类,海蛎干……
难怪高中三年不习惯外面的吃食,脑子里除了知识就是家里吃过的每一道菜的重播。母亲的味道,如此与众不同,我模仿不来,哥哥也无法取代,即使他现在是位经验颇丰的厨师了。
每当听见有朋友说,在家里没得吃,父母不会煮好吃的饭,更不会做各式各样的吃食的时候,我内心是很自豪的。可能也是母亲的成长历史,过去那么艰难,不得不变着花样做每天都一样的单一食材,不然都要吃不下去了。过去她很辛苦,现在也是,但更多应该还是幸福的吧?
有母亲这样宠溺的日子真心很舒服,她会尽量满足我们各种欲望,还接纳不完美的子女,偶尔她也会有孩子脾气,特别是和父亲拌嘴的时候。谢谢母亲,让我如此热爱生活,热爱美味,希望她还可以为我准备特色菜到永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