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是85年出生的,在2019年时候我已经34岁了。人说30不惑,但是我的30其实非常纠结,生活真的在我这个不成熟的中年人里像一团乱线,理也理不清,剪又不敢剪。所以我给自己一个人生reset,就是陪老婆出国读书二年。给自己的前1/3一个小小的了结,也为人生后的后2/3进行一个新的尝试。
说到人生reset这个想法,是在2010年的HI-PDA论坛上看到的,很多当时的胖友人近中年在小孩,事业,上司,老婆,父母,社会关系上非常纠结。于是那批大佬纷纷开始了人生的reset,有出国读书的,有辞职创业的,有换工作方向的。于是我也要步他们的后尘,开始了自己的人生reset。
起因: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疯狂的房价和不肯与社会妥协的中二精神以及即将面对的对自己老婆未来的一种逃避吧。引用一部日剧的名字即是“懦弱可耻,但有用”
时间推到07年,突然听闻身边有几个网络工程师朋友以CCNP身份跑澳大利亚技术移民去了,羡慕不已。自己也想去看看新世界的天地,但无奈自己是偏系统方向,而且家境欠佳。所以瞎想了二年,研究笔记没少做,终也没成行。(此处暴露自身缺点,不够坚毅,缺乏执行力 )
昏昏噩噩的工作,游戏,吹牛逼逛论坛,没心没肺的一晃眼到28了,突然在一次教会聚会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当时还大三的小姑娘。于是在省略了十万字左右的过程,总之小姑娘成了我的第一个正式女朋友也是最后一个正式女朋友。我们二人开开心心没心没肺的过了一年情侣生活后,猛然间,女友要我参加她的毕业典礼了。啊,我的小女朋友要跨出校门了,要独立了。我和她要面临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 --
她
毕业之后,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于是在我想了一周后给出了二个自觉满意的答案
- 买房结婚,彼时也就15年6月,房价有所下探,且正值事业上升,自觉收入快跑赢中环房价,一切美滋滋。
当时我的计算方法:
在我妈家边上买个2000年左右建的看的过去的小区,大概2万8左右。再加上根据台湾朋友和我研究经济这么久,房价不可能下跌了,只会维持。那以我当时工作正当劲,完全没有问题。
28,000元/平方米,买个60平方米的2室1厅首付30%完美没有问题呀
2800060=170万左右,首付55万左右。以我税前3万的薪水,咬咬牙3年出首付,生活也不紧巴。也不用麻烦我爸妈。
- 攒二年钱去澳大利亚读书兴许还可以走技术移民的路线。
建议2肯定是立刻被否定了。毕竟对当时的女友来说太不稳定了。建议1还是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毕竟按照我当时对市场的理解和家庭情况来看,那是相当的稳。她的父母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又觉得生活无限美好,每周末玩水弹枪,上班压力较大,但还可接受。
情况突变
哪知这风起水涌的房地产在16,17年的时候竟然起飞涨的超过了我的薪水收入,连我妈住的上海外环内都涨到4万5一平(18年最高时5万)。这让我惊慌不已,毕竟房价已经跑过了我的税前工资,还是我妈那外环内的宝山区,可想而知中环是什么情况,内环更不敢想象了,远超东京13区了。女友也问我结婚打算,毕业近3年谈朋友加起来近5年了,不能不给人家一交待呀。
再看看这行情,买房首付肯定不够了。而且不对呀,这房价和我的测算完全不一样呀,怎么会变成这样。所有理论都合不上呀。
现在回顾起来当时的想法,其实就是我这中二的性格。凡事都要讲道理。
1号买房计划按照市场涨幅来看,需要多出近三年的原始积累,而且根据自己的推算,现在的经济情况在未来肯定会不稳定危机四伏。弄不好来一个bigBang将自己和老婆的未来全折进去也不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分析一 一给老婆听后,又抛出了出国留学的事情。
但此时,老婆对出国留学是否定的。毕竟我抛出这个问题太过鲁莽,女友也没有心理能够接受。
就这样后面几个月,我和女友断断续续的聊我们未来的二个方向可行性。伴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房价越来越疯狂,身为审计工作者的女友也看出来买房越来越难了。但是出国留学对她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我这人有盲目乐观情节在,女友觉得我对出国留学的了解并不太靠谱,而且我的笔记本都是07-10年的,过了这么多年了,澳洲政策都变的巨大,一切都如此的不确定。那段时间她过的非常担心,一切的不确定性都让她感到担忧。
时间慢慢的走,来到了18年春节前。一天和女友在光启城吃饭的时候,又聊到了未来的打算,我又开始讲我那套已经过时的留学理论。女友突然生气了,觉得我一直没有认真的规划过我们的未来。我也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了,暗暗准备了2000元咨询费预算去找中介机构咨询一下(后来发现是不用咨询费的)。女友也同意了我的想法,于是二人一商量觉得先定咨询在过完春节后,至于找哪家咨询,我来决定。
留学澳洲前的形势:
先说一下18年当时的形势,毕竟脱离时间和大背景讲困难是不合适的。
当时我们在上海买房的代价
- 以我妈所住97年外环内小区为例
- 4.5万/平方米,65平为2室1厅,假如我们买下来需要
- 45,000*65=2,925,000元整,首付30%则需要877,500元人民币。
结论就是开玩笑了,以我和我老婆的收入来计算,这笔钱至少需要存上6年才刚刚够首付,同时房价还不能继续上涨,我还不能失业。就算首付完了,我们还得面对高昂的还贷压力。根据我的测算,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到现在这阶段,明显已经进入了山顶期,现在入手房产风险极端恐怖。万一弄不好来个bigbang,真的是一辈子都得栽进去。
总之,这时机不对呀
- 外出读书多少钱,当时一合计,35万足够了(我看的资料是10年的,所以钱算少了,导致后面有点尴尬)
- 老婆看看也确实资料上差不多,自己积点算了一下也够。于是我们就准备去咨询。
为什么不找父母借钱?
身边所有的朋友当时听闻我要出国而不是买房的时候都认为我是神经病。而且我的资金压力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问题。
但是各家都有各家的情况,我爸妈能够把我兄妹养大已经很好了。现在好不容易我也算不给家里添麻烦了,父母日子稍稍好过,能够经常参加老年团旅游旅游,国外连泰国也去过一次。现在你让我找他们借50万元用来买房。先不管有没有,我觉得让我爸妈回到担惊受怕的状态我实在做不出来,真做不出来。
古人说“男儿当自强”
我一直相信用我的能力拼到底必然有回报么
古人诚不欺负我,只不过古人没告诉我 通货膨胀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么,但是你得不能有通胀啊。
否则就会变成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 事实证明你拼的再猛除非去创业。否则要么运气爆炸,公司上市成功分股票。靠想打工赚钱买房,真的好难呀。
- 我的职业生涯一直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在工作,外企的工作经验让我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较高。所以不拿回扣,不做有违职业道德和良心的事情。虽然工作做的还行,但我这运维部门收入永远也比不过开发部门,收入也差不多到行业上1/4位了。
总之当时我的想法是自己
见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