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同学琳琳,老家是湖南,在广东念书,后嫁到东北。前两天聊天,特别遗憾的说父亲在老家去年去世,没能见最后一面,心里一直特别难过。本来打算在去世前一周回去看望,阴差阳错,最后没想到爸爸病得这么严重,在当地疗养院半夜,死于咳嗽的窒息。具体的死亡时间都不知道,值班护理人员倒班时才发现,因为同一房间的大爷年纪较大耳朵也不好使。
80后这代人,大多独生子女,上大学远离家乡,找工作远离家乡,远嫁更是很多。现在父母渐渐老去,面临上有老下有小,距离又是这么远的独生子女,工作生活又是一地鸡毛,多重身份里,父母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愧疚。
中年人的焦虑里,工作事业的不如意,子女教育的问题,父母赡养问题,本就是三座大山。我们在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留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些自身事业的发展,孩子教育的问题,付出的代价里,更现实的其实还有父母的赡养,我们其实是考虑在后的。
“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的孝道里,只这一条,在80后这一代人,就是最难的一种选择。

很多人说,现在是高速时代,最北到最南也就四五个小时,但是没经历着急得过买不上车票,看着火车时刻表,飞机时刻表,那四五个小时就能是一两天。
社会的老龄化,对国家养老是一种难,对独生子女的赡养是一种难,最无能为力的是父母病不在身边的难,还有父母离开不在身边的难,最难的是以后无尽的遗憾。
我们有很多的遗憾,是因为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悲观地说,人生就是充满了遗憾;乐观地说,人总要向前看。

国学里说中庸,原来觉得是迂腐的形而上学,现在才理解是大智慧。中庸其实就是一种平衡,我们在极悲和极乐之间摇摆,结果就是惨烈。只有找到一种平衡,寻得缓解之道,正视自己,面对现实。
最近最多的鸡汤就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有想做的事,应该做的事,那就立即去做,不拖延不犹豫,遗憾就会少些,痛苦就会少些,我想这才是活在当下的意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