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这么一辈子,一共七个字。
刘墉经常用这七个字来告诫自己,也会劝说朋友,并将这七个字称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因为这七个字,说起来容易,听起来简单,但想起来却很深沉。
这七个字,能让人在懦弱时变得勇敢,在骄矜时变得谦虚,在颓废时变得积极,在痛苦时变得欢愉。它让我们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深以为然。人不就是这么一辈子吗?
活着时候的所有一切,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就是我们的一辈子。
忙忙碌碌,在疲惫中走完一生。挣来的万贯家财,一分也带不走;赚来的盆满钵满,一毛也用不上。修建得再豪华、装修得再精美的房子,也带不走一砖一瓦。活着时候所有的一切,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春发、夏荣、秋收、冬藏,短暂的一年四季,就像我们的一辈子。
当我们为生活琐事焦虑的时候,就想一想这七个字,读一读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这段话:“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在感叹时光的短暂、生命的无常中,把周遭的俗事抛开,将眼前的争逐看淡。人的一生中,世间的劳苦烦愁、恩恩怨怨,如果有不能化解、不能承受的,经过这短短几十年,不也就烟消云散了吗?
人不就是这么一辈子吗?
人生短短几十年,就像刚刚开始起跑便到达终点。早晨的露水还未干,就到了傍晚;还记得小时候的模样,转眼已是两鬓斑白。
这恰似陶渊明笔下“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的匆匆流逝,又像孔子站在河边,望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发出的感叹。
此刻过去便再也追不回的一辈子。
昨天去世的人,或许还在规划着明天;早晨去世的人,或许还在规划着晚上。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或许一瞬间,一切都会消失。
一个不容我们从头再活一次,即使再往回过一天、过一分、过一秒的一辈子。
白了的头发不可能再黑起来,脱落的牙齿再难长出来,错了的事不可能再挽回,伤了的心很难再愈合。
想到这儿,我们便不得不随着东坡而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们便不得不随着陈子昂而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便不得不努力抓住眼前的每一刻、每一瞬,以我渺小的生命、有限的时间,多看看这美好的世界,多留些生命的足迹。
人就这么一辈子,我们需要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淡地面对它。
看不开时想想它,以求释然;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振作;愤怒时想想它,以求平息;不满时想想它,以求感恩。
既然我们有幸得到这一生,纵使时间如白马过隙般飞逝,我们才更应该珍惜每时每刻。
让我们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效法陶渊明“勤靡余劳,心有常闲”的智慧,学习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胸怀。
在有限的光阴里,把每个当下都活成永恒的瞬间。
毕竟我们来这人间一趟,总不能白来一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