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许久,终于观看了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下文简称《中场战事》)。这是一次有些仪式感和独特观影感受的电影之旅,于我而言,总觉得心有戚戚,久久翻滚。
最近几乎每一篇关于《中场战事》的文章都会首先提及这电影的最大亮点4K/3D/120帧。而我选择的是4K场次,可惜并非120帧。不过,原本我也并不打算在此和大家比较这些版本的异同。那是那些技术流们的事儿,而且文章已经满屏都是了不是吗?
我特别恐惧很多人都蜂拥的关注着一件事或者一个点。这样容易有失偏颇,甚至遗忘最切中内心的东西。就我个人来说,电影,看的终归是故事。尤其是李安的电影。
▼
电影改编自作家本·方丹(Ben Fountain)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伊拉克战争时期,一个来自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因为一次遭遇战中“勇敢”拯救战友而被美国政府表彰,成为所谓“英雄”。
因此B班士兵还获得一次短暂休假,被安排在一场橄榄球赛的中场休息时与当红组合“真命天女”同台演出。而回国后的一系列遭遇和在伊拉克的经历不断困扰着林恩,他到底该如何选择,是和战友一起回到战场还是留在美国,获得解脱?
这期间,我们会和林恩一起,走过三个故事场景,经历三条故事线。
首先是交叉剪辑带来的战场、秀场和家庭,这三个场景向我们展示了大家对待战争和英雄的看法,每一个林恩遭遇的人都处在不同的立场下,展现不同的状态。但能走入林恩内心的却屈指可数。
父亲作为主战派,也为了他避免被指控而送他前往兵营。姐姐则因为内疚和爱以及对战争想当然的控诉而力主留下林恩,毕竟当年是因为为她出气才会惹祸上身。可载誉归来的林恩成为家里最大的骄傲,母亲都觉得骄傲和自豪。所以,母亲和其他亲人们希望他完成整场“英雄之旅”。
在秀场这个更为光怪陆离,繁华虚伪的场景里,跟随林恩,我们将看到狡黠的经纪人、看“猴戏”一样的路人观众、蔑视的工作人员还有伪善贪婪的资本家,当然还有信仰宗教,崇拜英雄的美女。
可惜,他们这些人口中的战争和“英雄”标签不属于林恩。他甚至感到厌倦和可笑。
真正可以和他完成对话,获得一定程度上同感的大概只有战场牺牲的班长蘑菇了,范·迪塞尔饰演的班长信奉因果业报,和林恩可以说是生死至交,也是他的启蒙导师之一。
在伊拉克战场这样的生死一瞬之地,没有什么伟光正的范式,有的是得过且过和自得其乐的消遣。鬼知道这场战争的意义和未来!
▼
而三条故事线主要指的是林恩的中场休息,经纪人兜售故事版权和姐姐设法留下林恩。
中场秀是明线,最为着力,也发生了最震撼人心的几个场景。尤其以上场时的烟火和战场炮火的对比以及敬礼高唱国歌时幻想和心仪女孩鱼水合欢热泪盈眶最为动人。
其余两条线中,兜售故事版权这条最为打脸,在被奉为“国家英雄”时接受的是万众瞩目的荣耀和光环,可是一谈到钱,那些资本大佬总是会压榨这群大兵,甚至露骨的展现对回报的质疑来讨价还价。
而一句“人们总是轻易的遗忘”戳穿了这虚幻的泡影,两周在美国,在好莱坞市场,简直如两年一般,一切都没了。
而姐姐联络医生想要留下弟弟这条线着墨不多,却总是会牵动观众,我总是在想,到底林恩该不该答应姐姐呢?虽然我知道林恩最终的选择是回到战场,可我依然理解并关注着姐弟的互动、林恩的纠结。
当年姐姐车祸受伤,男友背叛,林恩为姐出头才会被服兵役,姐姐自然心有内疚和不舍,但姐弟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爱却是触动人心的,比之林恩和菲姗(片中拉拉队女孩,崇拜者)的一见钟情要打动人的多。
▼
我看这电影就想起了同为背景设定为伊拉克战争的《拆弹部队》,只是它和后者不是一种套路,相比于直接反战的电影往往以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心理障碍或者军民无辜的牺牲来直观展示,李安似乎没有给到观众确切的“反战”立场。
但我回看《少年派》的时候,派小时候信奉三个宗教,后来海难死里逃生讲了两个故事结局。你来告诉我哪个是标准答案?
李安向来以内心戏见长,细腻地为我们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让我们体验到完全不同别的电影的人物和故事,《断背山》、《卧虎藏龙》、《色戒》乃至《绿巨人》都具有强烈的李安印记。这次怎会例外。
如果说这电影最大的主题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反而是“理解”(同理心)的探索。
林恩说:“这感觉其实挺奇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而其他人却总是诉说钦佩,自说自话式的吐露给林恩。其中一场戏是林恩坐在观众席紧挨过道接受民众列队的慰问,而实际上他们的对话完全不在一个世界。
我想起里面一句台词“我所作的,我们所作的,不是故事或者观念,只是我们每天的真实生活。”这大概就是差异,你是别人眼里的英雄,可你知道,你只是那个还幻想破处的小男生林恩。
林恩为什么回到战场,是因为压力、荣誉、形象、女孩、承诺?怕是谁都给不了100%的答案。当林恩道别女孩和姐姐,转身要回加长车的时候却变成了战场的悍马。他走进去,车上有尊像,旁边坐着班长蘑菇,一番对话,像是释然。然后无缝转换到现实,一帮兄弟一人一句:我爱你。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有那种真实急促的杀人搏命的经历,林恩无法回答别人的提问,就像那些人无法理解林恩一样。
而李安用新技术完成的是一次对人情绪的探索,虽然故事性上确实有点像剧集,没有那么多撼人之处,也少了些起伏反转,甚至交代不足。在北美收获了不算好的风评。可作为东方人,我依然觉得这部电影可以列入(目前)我的年度十佳之一。
有时候我们就是会因为媒体的炒作,营销的轰炸而产生预先判定和认知,而这可能会使我们不自觉的没有完全走入故事和人物,我建议可以二刷试试。
今天就聊到这儿了,改日再会。私人评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