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独家记忆。犹记得前几年从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青春》开始,到即将上映的《栀子花开》,走进电影院消费青春类型的电影早已不算什么时髦的事了,看完之后还会吐槽一番青春到底何去何从?虽然永远绕不开友情,爱情,记忆,时间等无关痛痒的话题,但当看到影片里别人演绎的青春,我们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青春哪儿去了?”电影永远祭奠着别人的青春,而自己的青春,每当深夜思幽的时候是否胸口隐隐作痛,用酒精也麻痹不了烦躁突兀的心情。可是,青春总有一抹或浓烈或青涩的色彩,以及某种骄傲的足音,在自己的心房挥之不去,以致在夜晚的角落仍温暖发亮。
周立波说过:“你不疯,不闹,不任性,不叛逆,不逃课,不打架,不去玩,不K歌,不通宵,不旅游,不喝酒,不逛街,不早恋,就只因为要学习,请问你这样的青春是喂狗了么??” 是的,因为年少轻狂,因为无所畏惧,才不至于青春被狗吃了。 或许“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我们舔着自己伤口的青春早已不新鲜,做一个看手机的“低头族”,常常刷新,我们总在标榜自己的存在。谁的青春没有犯过错,我们内心渴盼着能有人去理解去粉饰。有时时间就像毒药,越陷越深。有时不知从哪来的自信坚信着“时间仍是最伟大的治愈师”。 从小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到“小时代系列”,从叛逆不羁到“民国岳父”韩寒,再到后来《谁不青春不迷茫》刘同的一番血与泪的青春奋斗史让我们唏嘘不已。80后的他们都成了过去青春的代名词。 70后的林志颖抓住青春的尾巴写下《我对时间有耐心》当中用他自己的经历来诠释梦想的意义。90后的作家已经快马加鞭地出书,于是我们故作轻松笑着感叹说我们自己老了。90后已经踏入社会,给这个时代贴上不一样的标签,00后也在赶脚的学习生活。身处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直到看了小说里别人的青春不一样的故事,慨叹我们的青春早已扬长而去,能做到的只是沉淀自己的青春,看一步步走过来的路,去追寻一些理想的风景。唯有不忘初衷,才不至于行尸走肉般生活。 也许,总是在”青春“过后,我们才明白曾经或唯一的“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也许,待到”成长“过后,岁月在我们脸上拓印着显露出奋斗,青春,成熟,孤独的力量。然而成长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永不可回头,也永不谢幕!––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