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在学校里的学习方法
让我先来猜一猜你自己是怎么学习的。我们先设想一下你刚开学之后的场景。开学之后,你会先拿到选课单。上面有选修课,也有必修课。选完课之后,你会拿到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表,于是,你就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上课的时候老师会教什么了。
到了上学这一天,你按时来到教室。你可以选择前排的座位,那是学霸区,你也可以选择靠窗的座位,那是SPA区。上课铃一响,老师开始讲课。老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板书,你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生怕漏掉了重点。当然,负责任的老师也会不时地敲敲黑板,提醒同学们这是重点内容。你可能还会用一些更进阶的方法来学习。比如,自己画一个思维导图,方便更好地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这些方法有没有用?这些方法对应付学校里的考试是非常有用的。你要能够坚持下来,纯熟地掌握这些方法,每一科都拿A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你学习就是为了拿A吗?我请你跳出原来的思想框架,在学一门课之前,自己先想一下:我为什么要学这门课?不是学校开的课你都要学的,有的课还不如不学。在学一门课之前,你要问问,这门课对我到底有没有用?如果我想当一名小提琴手,那学线性代数对我提高演奏技能有用吗?如果我要当一个程序员,那学习欧洲中世纪史对我有哪些帮助呢?假如你想清楚了,学这门课对你确实有用,或是你就是喜欢这门课,那么,你还要考虑一下,老师教的方式是不是对的?哈佛大学的学生就曾经抗议过,说老师教他们的经济学跟现实太脱节了,而且还很狭隘,我要为这群学生点个赞。
我还要提醒你:即使老师教的方式是对的,你还要想想,这门课里的所有知识点你是不是都要背下来?即使你觉得这门课应该学,你还要想清楚,这门课是值得你努力考全班第一呢,还是考到及格就行了?每门课对你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你必须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你下馆子点菜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口味,但是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怎么老师端上来啥就吃啥呢?
你看到了吧,你原来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学习。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和跨界的知识高手,这些学习方法就不灵了。
2.经验一: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今天我来告诉你,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学习高手,你需要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要告诉大家三个经验。
第一个经验是,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第二个经验是,不要永远停留在学习的状态,要尽快进入研究的状态。
第三个经验是不要去记,而是要去悟。
我先来讲第一个经验。第一个经验是,不要“我注六经”,要学会“六经注我”。
很多人读书是“我注六经”。我们对写书的人会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总会用仰视的角度去看他们。读书的时候,我们想努力搞明白作者的思想是啥,我能不能把全书的内容都记下来。但是,就算你能把一本书都背下来,又能怎么样呢?你逐字逐句地读完了一本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书,你知道了凯恩斯是怎么想的,但凯恩斯怎么想,跟你有什么关系?重要的不是凯恩斯怎么想,而是你怎么想。
什么叫“六经注我”?就是以我为主。书是为我服务的。我读别人的书,不是为了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而是想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补充和完善我自己的想法。
我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六经注我”的办法。有人买了书,当神一样供起来,一页纸都不舍得折。你不要学他们。听我的。读完一本书,就把这本书画得面目全非,把想再看的书页全折上角,还不过瘾?如果你发现一本书里有一页纸上说的一句话特别的好,就把这页纸撕下来,剩下的书想扔就扔了。
这种读书方法是为了有意地增加你的胆量和气势,你应该有勇气和任何一个思想大师平起平坐。“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3.不要永远停留在学习的状态,要尽快进入研究的状态。
接下来我给你讲第二个经验,那就是:不要永远停留在学习的状态,要尽快进入研究的状态。
富兰克林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但是他是终身学习者的典范。
富兰克林是个科学家,他做出了很多科学发明,这些科学发明几乎可以达到诺贝尔奖的水平。
他又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他写的《穷理查年鉴》至今仍在流传。(注:《穷查理年鉴》,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柿子文化出版社)
同时,他还是一个政治家,就算在美国的开国之父里,他都算是资格最老的。据说,如果不是他有意让贤,华盛顿都未必能当上美国第一任总统。他还是一个外交家,当他出使法国的时候,巴黎社会上至达官贵族,中至知识分子,下到贩夫走卒,都对富兰克林喜欢得不得了。富兰克林还是个教育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是富兰克林最早创办的。
虽然富兰克林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他是一个能够自我塑造的人。终其一生,他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可以设想,如果他是一个按部就班上学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么多方面作出如此杰出的成就。他是一个知识的探险者。另一个美国开国之父杰斐逊有个提法,叫做“自然贵族”,说的是有些人通过自我培养而获得德行和才能,这与那些靠继承祖上血统的贵族有本质区别。尽管富兰克林出身卑微,但他正是杰斐逊所说的“自然贵族”。
我们要是跟富兰克林学习,就要学习他始终充满了好奇心,一切都要尝试,一切都要钻研,学习不是为了学到已经有的知识,而是为了探索知识的空白领域。为研究而学,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4.不要去记,而要去悟
好了,我再来告诉你第三个经验,那就是不要去记,而要去悟。教育是啥?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说过,教育就是当你忘记了之后,还能记得的东西。我查了一下这句话的来历,爱因斯坦1936年在纽约州立大学演讲中也引用过这句话,他说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冯·劳厄说的。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啊。
我自己喜欢的例子是《倚天屠龙记》里的故事。在《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要将自己新创的太极剑传给张无忌。张三丰将太极剑演示了一遍,然后问张无忌,你能记住多少啊?张无忌想了想,说已经忘了一半。张三丰说,别着急,我再来演示一遍,你可要看好了。于是,他又演示了一遍,又问张无忌能记住多少?张无忌说:还记得三招没忘。张三丰又演示了第三次,又问张无忌记住了多少。张无忌仔细想了一下,说:全忘了。张三丰大喜,说你很有悟性,这套太极剑你已经学会了。
这个故事是什么寓意?胸中无剑胜有剑。只有忘记了,把自己放空了,才能更有效地接纳新的思想。
今日小结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的。我告诉大家三个学习经验,一是不要“我注六经”,而要“六经注我”;二是不要总是停留在学习阶段,而要尽早进入研究阶段;三是不要去记,而要去悟。
这三条经验的中心思想是一样的,都是让你学会自我修炼。在修炼的过程中,你会先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开始,然后进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但是,到了最后,你会上升到“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有渐悟,也会有顿悟,悟了之后,你还要去行。希望大家在心静的时候,认真想想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需要作一些调整。我只能把各位领进大门,修行还是要靠各位自己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