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今年秋招,应该做什么准备?

1、多手准备

今年的秋招,有人说还比不上去年的情况。

基于现在的就业市场,我们要为自己的秋招做好计划。

要了解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喜欢什么,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充分考察到优势与劣势。其实,无非就是想清楚,在喜欢和擅长之间,你喜欢什么,又擅长什么。

这两个往往是重合的,但又时常是矛盾的。

比如说不少内向的同学,虽然自称比较喜欢静下来心来做研究,但他们也许并不适合做卖方研究员,因为“卖”字当头,没有足够沟通能力和气场,一般是很难做得好的。

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实习经历,先筛选一批,对心仪的行业和岗位做深入的研究,了解求职市场。也可以和已拿到理想offer的学长学姐多交流,学习值得借鉴的求职技巧。

简历一对一投递,也就是说让自己的简历更贴合招聘信息,简历内容一定要做到定制化!不同公司不同岗位需求不同,简历要想脱颖而出,一定是尽可能贴近岗位描述,让HR感觉这个选人就是为岗位量身定制的,尽量往职位要求上靠近,但不能吹嘘。

同时,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不仅包括硬实力(如学术能力, 社会活动,实习经历,英语水平),也包含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以及求职意愿和未来职业规划(如个人3-5年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否和哪类岗位一致、是否接受出差或外派、是否接受轮岗等)。找准自己的定位,设立合理的目标。 

多次审视你的简历,并进一步进行润色,描述更可视可量化,注重结果导向。

对于秋招放出的合适岗位,务必积极参与,多网申、多投递,前期充足的投递量,是后期获得更多面试机会的重要基础。

不要局限在自己目标的小范围内,要将选择的行业、岗位相对扩大。建议同学们岗位投递量要在100家企业以上,并做好投递记录。

所以,恰恰是“小白”的同学,一旦明确好自身的职业定位,那就非常有求职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好应届毕业生的身份。

在校招的时候,大家的社会经验是差不多的,只要你总体上表现还不错,在校园招聘中还是很吃香的。

2、入行最重要

金融行业的秋招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试没过,面试Pass就也是家常便饭。

为了“抢”到最优秀的那批人,几乎所有企业针对校招都设置了相对复杂的流程、相对较多的考核项目及相对长时间的考核周期。

金融机构中不需要实习的一般就是银行、四大、某些房地产企业,也是因为不用实习,考取的人数也多了不少。

说实话,进入好的行业和好的岗位,其实作用和学历是一样的;就算你是渣学历,在投行历练三年,出去一样很多地方要你。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有了这个借口我真的好轻松。从此恶性循环,一事无成。

学历确实会影响你的未来发展,但绝对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工作这些年,我身边不少同事是从中小机构跳槽过来的(甚至有些是你可能看不上的第三方机构,当然人家个人还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入行做的岗位是相同的,社招如果个人能力没问题并不是很看重学校。

如果你想曲线救国进入机头部构对于教育背景的权重会下降,它更看重工作匹配度与战斗力;

先入行,等待机会,多提升自己,多攒经验。

尤其越是学历差的,真的要拼尽一切可能性争取入行!关于职业发展,入行之后,具体的发展,就更看个人了。

永远不要过分强调学历的作用,而忽略个人的能力和性格。

只要你能够入这个行,接触到市场在想什么,做什么,就能够立于主动,抓到后面的一次次机会。

先去占行业的各种坑,不要因为身边的人前期持续拿到offer急,因为早期拿offer的就是少数人。

入行之后,跳槽就没你所想象那么困难了。

之前,就有很多券商投行/行研的朋友委托我发过招聘筛过简历,你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就不难发现。

招聘方一般不见得有特别细化要求,经常就是一句话总结:“投行/行研XX年以上工作经验”;

就这么简单,你有就是符合,没有就是不符合,什么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