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5年结识了图画书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图画书的发烧友,也成为了一个爱讲故事的园长妈妈!虽然每一次讲故事都能吸引听者的目光
随着对图画书了解的深入,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读,发现自己似乎越讲越迷茫。虽然我能把所要讲的图画书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也能把听着带领到故事里,但是却无法Get 到自己,自己感觉到了瓶颈。心想该走出去学习了!老天爷总是眷顾我这个好学之人,在易娟老师的戏剧群里看到了朱曙明老师的说演故事技巧工作坊,立马报名。为了这两天的工作坊我调整好自己其他的工作时间,带着困惑和期待做了一夜的硬座来到南京,来到了幽静的南京二幼,开始了学习之旅。
朱老师的暖场游戏是:让我们相互了解对方的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时间是30秒后说出五个人的名字来自哪里,我说出的是:哈尔滨的刘霞,(我说成了赵霞)珠海的花花,南京的章韦,常州的沈丽,南京的毛毛。也算挑战成功吧!接下来朱老师增加了内容:姓名、昵称、来自哪里。30秒时间后说出三个伙伴的信息。我说出了:来自哈尔滨的赵霞(要命的是我又把刘霞说成了赵霞!)阿霞老师、来自南京的章韦苹果老师、珠海的周冰花花花老师。两个游戏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逐渐熟悉起来。朱老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两人一组再次介绍自己,并向小伙伴说对一个自己的影响很深的事情或者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感触很深的故事,可以是童年的记忆!我和南京二幼的刘卉老师组合在一起,一个比自家儿子大一岁的小姑娘说起了一个自己童年时候的故事,向她说自己来自汤显祖的故里江西抚州。小姑娘也给我讲了个她童年的故事,她来自江苏,独自一个人在南京工作。朱老师给我们六分钟时间相互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聆听别人的故事后,然后我们两人一组站在众人面前,一个人坐着一个站着,坐着的人用一分钟的时间用别人的身份说演别人的故事,“那个别人”就站在后面听别人用自己的身份讲着自己的故事,还不能出声。底下的听众转化为“媒体记者”,可以在每个故事讲完后提出两个问题,让讲故事的人回答。(这个“媒体记者”提问环节,易娟老师有指出这个类似教育戏剧中的范式“坐针毡”)伙伴们的表现很不错,听完大家的故事后,朱老师打趣的说:“今天的故事说演工作坊可以结束了”。在这个故事说演的环节中朱老师再三强调“自己要相信自己就是故事里的那个人”,“把听众带到当时的情景中去,要让听众感同身受,包括情景、空间、当事人的情绪”。并且在角色扮演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你所以故事当事人的身份。(说演故事首先要把自己说感动了,才能把听者说感动了。)朱老师说在说演故事的时候要做到:我是我,我又不是我;你是你,你又不是你;他是他,但他又不是他。犹如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说演故事的最高境界是人与心的世界沟通与交流。要说演好故事,就要改变自己、改变心性。要看的到自己,还要看得到他人,向他人描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让故事以三维甚至四维的形式呈现在听者的脑海里,让他在脑海里建构出你说要讲述的故事画面。
还有“媒体记者”的犀利的提问,每个人都在扮演者不是自己的角色,(会提问也是一种能力)。一上午的课程结束了,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听者为什么会听得津津有味呢?(说故事人的态度,说故事人表情自然,语速语调流程,他讲的内容Get 到了我,带听故事的人进入到故事里的那个情景、氛围,让听者相信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
下午的课程在“我说的别人不一定明白的游戏中开始,朱老师给每人两张A4️,一些彩色笔,然后让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一位小伙伴讲述一张图片的内容,我们根据她的讲述画出所听到的内容。很多小伙伴边听边迅速的画出了图案,而我并没有急着画而是一直在聆听,等她讲完我才动的笔,但依然没有达到80%的相似度。接下来朱老师让我们两人一组一个说图画内容另外一个画画,然后互换(这个游戏也是我看到《观察的艺术》中练习观察与记录的方式之一)这个游戏朱老师要让我们明白的是:别人不一定明白你的明白!说明白一件事情让人家明白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多多练习。接下来是小伙伴们完成中午作业:讲述自己中午观察到的一个细节。老师说:再小的事情也值得我们观察然后去描述。朱老师在聆听小伙伴们在讲述的故事后再三强调指出,说演一个故事一定要围绕一个主题,语言要突出重点,一些没有凸显主题的事件可以不用讲,PS的运用要恰如其分,没有必要的PS可以选择放弃。朱老师给我们讲到一个“荷包蛋理论”,讲故事要直奔主题,塑造一个场景画面给听者,用语言把听者带入到情景,让有听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一天的工作坊中的我能够在众人面前面不红心不跳的以别人的身份说着别人的故事,并让人信以为真,这就是相信自己的开始。图画书的文本可以让自己练习把故事说出有画面感,让听者身临其境,走入故事与文字、图画相互碰撞,这样的话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图画书的乐趣。一天下来我找到了解决自己瓶颈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也是朱老师的学在前教在后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