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

当照相馆越来越少影楼越来越多、当手机替代了照相机……

说起照相,不得不从官塘的曙师傅说起。

我们这一代人生第一张黑白照基本都是他给照的。

曙师傅官塘本地人,给我们照相时40多岁——1米7几的个子,穿灰(青)色中山装,三七分头,满脸笑容。

他照相手势挺快。不快、能承揽地方上几千人的照相工作吗?

正是由于遇上了他,才让我们最初知道照相时一定要笑。

曙师傅有几句话术:“来,来,一二三、伢妹啧都企好,抬正头,莫含背;来来、上正台!注意,我照了”!

可是,为什么他一定要叮嘱被拍的人笑一笑呢?

未必大家平时都很少笑、不知道笑?

后来才知道:那年代照相不容易、一年次把,而且等照片拿到手往往要个把星期久;照相如此不容易自然得留下自己最灿烂的笑脸。

曙师傅帮我们留下过少年精彩的镜头——

没听说曙师傅是不是哪个摄影协会的,但他一定是官塘当地照相最久最厉害的。

他总是能摆平那些对照相存有顾忌心的人;当他肩着大三脚架出现时准是毕业季—— 一天下来要照完好几百人!

如果他今天仍保留了当年的底片,上万人可以从他那找寻到逝去的青葱韶光。

曙师傅80年代作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曙师傅当年咔嚓一下留下三英俊少年↓
■左边少年明显还不习惯照相■
曙师傅当年拍下的官塘三兄弟↓
■右侧娃娃在瞪着照相师■
但是也有“意外事件”:曙师傅在1986拍下的这张9少年照却让他们被徳育老师严肃地上了“政治课”,原因是:后排男女生挨得太紧且帽子歪歪戴(照相馆不备帽子多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照相趣闻:

曙师傅的头突然钻进相机上的那块大布不见了!——  他钻进去干什么了?未必是怕我们知道学到他的技术吗?他这一钻少年的心就一下子麻了!

那黑色泛白底片上的人形好吓人,跟今天拍X光片子一样:而那时却很少听说谁上大医院拍这种片子:尽管我们搞不懂但不少人家中仍找得到这种底片。

③12岁那年,年轻的母亲带我去了县城:记得是在一商场的楼上有个照相馆,母亲想带我照个相玩~  万万没想到的是我死活不肯进那门、任凭那照相师如何逗劝:后来、相是照了,母亲一脸笑意而站在她前头的我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现在想来,我怕进摄影间是害怕内边没开灯时的黑暗、同时也不乐意让照相师随意叫唤摆弄~真是有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照相机也不那么笨重神秘了、每个人都变成了现成的摄影师;照相时喊的那句123也变成了“茄子剪刀手”,曙师傅估计也已经在怡养天年了!

可是,那些从前在照相机前表现得心神不定的人如今又碰上了新问题——他们今天被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搞得通身不自在了:这可是当年料所不及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朱英/原创首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城人的记忆 湖口照像馆 新中国成立之初,1956年,全县有个体商户79户,经营百货、南...
    醉美双钟古镇阅读 607评论 0 0
  •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晴云,风好大 这几天,好像丁立梅的那篇《穿旗袍的女人》又被各路转载,细细再次阅读。 丁...
    木徒阅读 630评论 0 0
  • 我记着 “你给我记着!” 夏易眠突从梦中惊醒,只觉四肢发凉,心悸的感觉让她娇小的身子更加蜷曲,强压下心中的不适,抬...
    灵痴阅读 234评论 0 0
  • 7月25日,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华南区副司长胡丽燕女士、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华南区副主任伦丽蓥...
    王王大世界阅读 309评论 0 0
  • 清明节到纷纷雨, 祭奠踏青念念情。 泉下祖先安寝殿, 子孙世上悼亡灵。 坟前鞭炮磕头拜, 堂上孝心拱手行。l 处处...
    清泉玉阅读 957评论 12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