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大家公认的神作。
其中在对万历皇帝立储的风波上也给了很多注脚。
然而,古代的立储风波不单单是万历皇帝,就如汉高祖刘邦也是如此,哪怕是跟他开国艰难打江山的吕后也不可幸免的堕入了立储漩涡中,足可见人性的幽微。
吕后最终用商山四皓的出现,保住了儿子刘盈的帝位。然而她一旦掌权,又对之前的貌美得到刘邦宠幸的戚夫人进行了铁血,甚至极端残酷的打击报复,将戚夫人变为人彘:
(人彘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指将人变成类似猪的惨状,过程包含多道酷刑,是历史上著名的暴行。
刑罚具体内容。人彘的执行过程极为残忍,通常包含以下步骤:
剁去受刑者的双手和双脚,使其失去行动能力。
挖掉双眼,或用毒药熏瞎,使其失去视觉。
用药物破坏听觉,或直接割去耳朵,使其失去听觉。
割掉舌头,使其无法说话,断绝与外界的语言交流。
最后将受刑者扔进厕所或特制的污秽之地,任其在痛苦和绝望中慢慢死去。
历史起源与典型案例
人彘这一刑罚最著名的记载见于西汉时期,由吕后(吕雉)发明并用于迫害戚夫人。
刘邦在位时,戚夫人因受宠且其子刘如意曾威胁太子刘盈的地位,与吕后结下深仇。
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将戚夫人抓捕,先罚其做苦役,后对其施加人彘之刑,并让汉惠帝刘盈观看。
汉惠帝见后深受刺激,认为这种行为违背人性,从此不理朝政,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
核心特点与历史影响
极端残酷性:人彘不追求快速处死,而是通过摧毁受刑者的身体机能和尊严,制造长期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是古代酷刑中极具代表性的 “虐杀” 方式。
象征意义:这一刑罚不仅是对个体的惩罚,更带有强烈的报复和威慑意味,体现了古代权力斗争中人性的扭曲。
历史评价:后世对人彘多持批判态度,认为其违背基本的人道伦理,也成为吕后政治生涯中最受争议的行为之一,常被用来警示权力对人性的腐蚀。)
从古至今为人所诟病的正在于此。
然而皇帝,面对后宫佳丽三千,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又何其有限。然而即便是集三千宠爱,又能如何呢?
如,马嵬坡的杨贵妃,最终也是被逼自尽的下场……
而万历皇帝,也是在立储上面对长子朱常洛(宫女所生),再到郑贵妃所生的朱常洵。他自然更爱郑贵妃,而爱屋及乌,欲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又不能遂愿。所以他跟文官集团不睦。
而自大明开国以来就以道德伦常治国,并不怎么以法治为治国的根本。那么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就成了万历的桎梏和枷锁。
万历,在位时间比较长。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在位时间是1572 年 7 月 19 日至 1620 年 8 月 18 日,共计 48 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位关键时间节点:
继位时间:1572 年,万历皇帝以 10 岁幼龄继位,次年改元 “万历”。
亲政时间:1582 年,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开始亲理朝政,前期曾有革除弊政、整顿吏治的举措。
去世时间:1620 年 8 月 18 日,万历皇帝驾崩,随后由其子朱常洛(明光宗)继位,但明光宗在位仅 1 个月便去世,引发 “红丸案”,加速了明朝的衰落。
这四十八年,他跟文官集团的内耗,又有立储的风波。甚至在朱常洛在即位之后,据传郑贵妃还给他美女以滋享乐。
《明史》记载,郑贵妃 “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明史纪事本末》则记载郑贵妃进献的美女为四人。此外,《国榷》也有 “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 的记载。《罪惟录》同样提到 “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这些书籍中,《明史》是清朝官方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属于正史范畴。《明史纪事本末》是明代谷应泰编纂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国榷》是明代谈迁编撰的编年体明史,《罪惟录》是清代查继佐编撰的纪传体明史,它们虽不属于正史,但也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史籍。
而以此观之,据《红楼梦》考据派记述,其中秦可卿就是暗指朱常洛。其中就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侧写,虽在后面版本不同而隐去。但是,秦可卿确实是死于医者之药,并且不停更换衣服。这里映射朱常洛的死情,不是无稽之谈。
所以,考据派说《红楼梦》正如蔡元培所指:是悼明之亡,揭清之失。何尝不是这样的理。
而在嘉靖以及万历时期都比较出名的海瑞,则也在官场的沉浮中,以自己极尽刻薄的廉洁,却企图回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惩戒贪弊。这些都已经是积重难返,难以实现的现实。如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然实行起来对国家有利。但是明代立国是以道德教化,而不是以商品市场之经济,那么甚至经济上都没有完整的会计制度,发行的纸币无从谈起,发行的铜币又粗制滥造,而屡禁不止的碎银交易、高利贷等民间借贷又不能禁绝。后期的贪弊成型。文官攻讦 读音为 “gōng jié”。皇帝又跟文官集团不睦,数十年不上朝,最后农民起义,外寇入关就不足为其了。
正如《红楼梦》中探春的那一句:
《红楼梦》中探春的原话是:“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人杜绝宁国府”。是探春在面对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时所说,体现了她对家族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的确,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甚至是嘉靖。在红楼梦中作者用贾敬(映射嘉靖)每日只知道寻仙访道,而万历又数十年不理朝政,而朱常洛又禁不起诱惑,而暴毙。直到崇祯即位时,已经是内忧外患。所以考据派指出,红楼梦林黛玉就是暗指崇祯。从黛玉的判词中:“玉带林中挂” 。全句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跟大家众所周知的,李自成攻陷北京紫禁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又何等的明显……
无论是甄士隐还是贾雨村。或者是风月宝鉴。明亡清兴,我们都可以在《红楼梦》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中感悟到当时文人士大夫如当年的文天祥一般,在零丁洋里叹零丁,看着元朝的巨舰将南宋最后的十万军民埋葬在火海战舰中,同归于寂……
历史的教训一而再,再而三。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的全句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力 2025年10月22日 乙巳年九月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