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梅一边说一边低下头。往事历历浮现眼前,每当想起那些旧事,破事,她的心都一剜一剜的痛。母亲带着孩子无奈的改嫁,本想为了孩子们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天却难随人心愿,她不得不早早退学。为了逃脱继父那冷若冰霜的脸,她又不得不早早嫁人!还是误嫁寒门。没事!二梅又破涕为笑了。没事儿,至少咱还有双手。只要咱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不让我女儿读书,绝不能让孩子们重复我的命运。秀也笑了。
二梅,秀,你俩挺厉害呀!这活儿干的,干净利索麻利快!好好干吧,我不会亏待你们的,放心吧。食品厂的老板娘乐呵呵的说,你看你俩多年轻,又是农闲的时候,在家待着干啥?这多好,一天100大红票往兜里一揣,干啥不好?别像那些死脑瓜骨不开窍的死么卡尺眼的农村女人一样,一天天就知道省省省的,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啥用?自己挣钱跟省钱压根儿就是两个概念,不挣再省能省哪去?二梅和秀都笑了。
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天,二梅刚进屋,大女儿就神神秘秘的跑过来,一边帮老妈捶腰,一边乐呵呵的说。二女儿正笑眯眯的往桌上端菜。小女儿更是贱忑忑地跑过来一边搬凳子让老妈坐下,一边唱着,我的好妈妈,上班辛苦了!二梅预感到,家里一定有好事发生了。她忽然想起来,今天是高考发榜的日子。她呼地站起来,看着孩子们那快乐的脸,还有婆婆那合不拢的嘴以及端坐的宋三面前那瓶红色的葡萄酒。婆婆笑着说,二梅,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特意买瓶酒,咱一起庆祝一下!咱家终于出大学生了,我这老脸有光啊。妈感谢你这么多年的付出,也庆幸我自己的眼光,当初真的没看错你。二梅又有些激动地看着宋三。宋三有些受宠若惊地站起来,双手哆哆嗦嗦地给二梅倒一碗酒说,大闺女真争气!六百五十三分!重点大学!二梅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出来。她紧紧的抱着大女儿使劲的拍打着。为了这一天,她等了太久。可眼前,自己梦寐以求的梦想却换了一个角色,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
二梅这回可妥了。该着人家发财呀!村里人又议论纷纷。就像当初她还未结婚时,就满屯子都议论传说她尿炕一样热闹。是啊,人该发财时兔子都往家叼草。听说二梅打工的那个食品厂老板出了点儿状况,老板娘把食品厂转让给二梅了。一群女人有滋有味的说着。真的!真是那么回事儿。她还让秀帮她问咱们谁能去她在店儿里打工呢。我去,我也去。小村沸腾了,女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想出去打工。都想学二梅。
妈呀!你咋造成这样了?二女儿心疼的看着妈。二梅戴着一个一次性医用帽子,脖子围着一条白色毛巾,那汗水几乎把毛巾都湿透了。本来白里透红的脸蛋儿被烤箱烤的黑里透着红。蓝格子的工作服虽然洗的干干净净,但还是看出斑斑油渍。最显眼的是她手上的那两只大手捂子。
这是端烤盘专门用的。二梅乐呵呵的说。这几天生意可好了,每天都能卖好几十袋儿面粉的食品。
妈,差不多就行了。你看你都累成啥样了?
二女儿一边帮妈干活儿,一边劝说。妈,你知不知道今天啥日子?
啥日子啊?二梅擦了擦汗连头都没有抬。
哎呀,我的老妈呀!你看!二女儿朝着门口儿她的包里努了努嘴儿。
二梅斜眼看了看。包里有一张红色的录取通知书。二女儿还等着妈妈夸呢。没想到妈妈只是轻轻的用手拍了拍她,说,我心里早就有数了。那个晚上,二梅特意去饭订了几个菜,一家人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