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路

今天我起床后,老公也跟着起来了。在我正准备外出跑步时,老公突然说了句话,让我很意外。他说我最近有些反常,他认为是我学心理之后,急于求成的变化。他建议我要慢慢来,不要一下子改变的太快。

我是看着老公的眼睛,听他说的这些话。所以,我的心很平静。我问老公:你觉得我的哪些改变让你觉得很反常呢?老公笑眯眯的说:“你不觉得,最近几天,你经常笑嘻嘻的,很开心的样子,转变这么快,我有些接受不了啊”。我沉默了一会儿,想了想这几天的心情确实不错。但是,我还是不能接受老公用“反常”来形容我的变化。那只是他看到的或想到的而已,也无需与他争论不休。接下去,我和老公说了一下我的感受,以及最近做出的改变。

其实,老公的这个感觉,以及今早我们的对话,是事出有因的。因为我们之间有悬而未决的事情,在几天前,还为此闹的不欢而散。那天过后,我们都只字未提那事,也相安无事。这算是给足了彼此空间和时间,来重新考虑那个问题吧,即:公婆逼生二胎。

那天我听到电话里的婆婆说着那些难听刺耳的话时,我真的怒不可遏。幸好,正值李克富老师的心理实操课,我无暇顾及这些家长里短,于是便少发了一次“疯”。我猜测老公这几天或许是一直在等待那场本该上演的血雨腥风的“唇枪舌战”。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我每天嘻嘻哈哈的,过得还相当自在。这也不难理解,我在他眼中的“反常”之举了。我是没有按照往常的套路出牌,确实很“反常”。

我很明确,今早谈论的话题,是避不开“二胎问题”的。于是,我勇敢的又问了一次老公关于“二胎问题”的想法,他表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愿意生二胎。可他又说,他一直想结束异地工作的现状,兼顾家庭。只是一旦更换工作,他的收入养一个孩子都很拮据。可是,当面临他父母的步步紧逼以及道德绑架,他又觉得愧疚。最后,他说:或许他弟弟早点结婚,他父母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焦虑。

我和老公心平气和的聊了半个小时,有尊重,有理解。最后,还是没有讨论出该如何面对逼生二胎的父母。我俩不约而同的起身外出,一起边走边聊到小区门口,我自问自答的说: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各走各的吧。我俩会心一笑,各奔东西。老公往西走,去上班;我往东奔,去跑步。

那天心理实操课上,我将“生不生二胎”的困惑,向老师求助。李老师,让社会工作者陈老师给我一些建议。陈老师建议我需要首先搞清楚自己的想法,问问自己到底是想生还是不想生。这个问题,我每天都在问自己:答案很明确,我不想生。可是,问题在于,公婆逼生,我迫于维持正常的关系而顾左右而言他。公婆的态度越来越强硬,我有我的原则,我不想把我真实的想法说给他们听,是因为,我和老公都十分确定:他父母肯定接受不了我不生二胎的决定。

随后,李老师将话题转移到心理咨询上来,说我提的这个问题是属于伦理问题,不属于心理咨询设置的范畴。但是,尊敬的李老师还是给了我一些引导。正如他曾说过的,很多问题,都是关系出了问题。那么要解决问题就需要理顺关系。现在我的问题是公婆逼生二胎的问题,我沦陷于多重关系之中不能自拔。从婆媳关系,到夫妻关系,再到我自己,就像剥洋葱一样,当我意识到生不生二胎是我自己的问题时,我突然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愤怒了。我守住我自己的边界,任谁也扰乱不了我的心境。又何必非要去争论不休,最后,落个不忠不孝的骂名呢?当然了,站在公婆的角度上思考:我只要生不出男孩,那便是不忠不孝,我又怎能逃脱的了这个骂名呢!人啊!就是什么都想要,到最后,确实又什么也带不走。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强求自己呢。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如笑着念经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