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触历史这门科目的时候,我就一直很喜欢。可能是名字的原因,我对古代史情有独钟。所以大学能接触历史这门课程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婕妤,小时候听过好多关于赞美我名字的话语,却不知它什么意思,只觉得笔画多很酷。读书上网查阅,听过关于它的很多不同说法,好像从那一刻我就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古代史真的很吸引人,那种神密的远古气息,像是突破次元努力与现代相互交织。想到几千年前古人的事迹与名录传承至今,并名扬四海,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一提起中华文化,众所周知是世界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完整的国家。
正因心中对历史有种深深的自爱与敬畏,历史总是我文科中站“C”位,考试也是文科中最高分。这也奠定了我更喜欢历史的基础。闲暇时间的就喜欢看古代小说,《红楼梦》是我既喜欢又恼火的书籍。喜欢是因为它文中透露出独特的韵味,让人身临其境;恼火是因为它有好多生僻字和词打断了我的思路。但是正因为它独特的气质,和过于真实的契合时代,让我时常怀疑它曾经存在过。它就像一篇记叙文,而不是小说。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吧,让人沉溺其中。
大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真的是我最值得惊喜了。有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轻易明白历史背后的故事,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就是考古发展最宝贵的宝藏了。
历史很神奇。就像身处杜甫草堂,仿佛听见浑厚有力的诵诗声;站在长城上,仿佛望见远处硝烟四起;观光故宫内,仿佛听见百官朝拜富丽堂皇。穿梭千年的文化相互碰撞擦出的火花,每一接触历史的瞬间,就燃烧了我整个热爱它的内心。
想去秦朝与那位秦始皇谈谈统一天下之道与筑长城之心,我内心十分崇拜他,尽管历史撰写的他是“暴君”,可他的才能的确是千年难遇之才。想去领略西楚霸王项羽的卓越风姿,去赞佩他的重情重义,去学习他英勇善战的性格,去告诉他,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他,可也有很多人支持他的选择。想去唐朝看看那盛世年华,看那夜幕悄然降临,长安城内外却是灯火通明,风悠悠的吹,酒肆门口的旗幡有节奏的飞舞。雾雨轻轻洒落,雕的古拙的栏杆被蒙上一层湿润,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依旧嬉笑着,夜里的寒气挡不住人们火热的心情。更想领略杨贵妃“回眸一下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貌。
古人的诗句过于迷惑人,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说古代具有强烈的神秘气息,每当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我都有一种又掌握知识的小骄傲心理。不用自己一个人查百度收集一些关于古代常识和陌生诗句。
历史传承的不止是普通的诗句,还有某些军事策略,琴棋书画等。它可以一个故事就能引发哲理性问题和人性问题,也能因为一首诗引发历史性大变格。我们一直在批判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继续发扬光大,让中华文化有无数个五千年的历史。
遗憾的是,疫情的原因,隔着屏幕的表达总是有几分疏远。没有真挚的眼神交流与课堂互动,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几个月以来只有远程的声音告诉我们,老师一直在认真的为我们授课,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偷懒?老师温柔的声音就很能安抚大家躁动的心情啦,只是更加期待老师的面孔。
尽管手机和困意诱惑着我,几番偷懒后却发现不能颓废下去了,远程教学本就考验人的自觉性。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不容易,有人网络划水,有人弯道超车,考试合格与否,都与你对它的态度呈正相关。
历史有时候很难懂,老师却以不一样的方式讲出来,幽默风趣,让有些本就枯燥的历史显得生动,同学们听起来也更加轻松了。让有些不习惯历史的同学都忍不住加入话题一起讨论,历史的魅力,就是在无形中感染着大家,也正是历史能传承千年的重要原因吧。
真的很喜欢历史这门课程,希望下学期还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我保证绝不划水!认真听讲!考试必过!其实更希望的是能够以另一种方式能和老师在不一样的环境下相处,让他认识不一样的我们,绝不是上课签到不积极的我们!
大家都一直都在期待着相遇的那天,让我们不觉之间在疫情的恐惧中得到些许安慰。因为都想见到那个为我们答疑解惑却从未谋面的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