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成功学的迷信

《破除成功学的迷信:为什么你所知道的关于成功的大多数事情都是错的,以及其背后令人惊奇的科学》(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The Surprising Science Behind Why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Success Is (Mostly) Wrong ) 埃里克·巴克尔(Eric Barker)。

媒体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 ——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后来都没成为特别厉害的人物呢?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企业家之类的人物,当年学习成绩并不特别突出?

是因为读书无用吗?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把学生都教傻了吗?还是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偶然?

真正的原因,是“好学生”和“厉害人物”之间,有个很深的矛盾。

有人统计,美国百万富翁高中时的GPA,平均只有2.9(满分4.0),也就是中等生的水平。

牛人当年在学校里的表现,通常都不是最好的。这是什么原理呢?巴克尔分析,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学校表现不能反映真实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的,智商只占一小部分 —— 更多的是自律、勤奋和遵守规则。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规定的任务全部完成,考试的项目全部达标,这就是标准的好学生。但是你想想,牛人,会是这样的学生吗?

第二,学校喜欢的是全面发展,而牛人是靠热情,也就是我们专栏常说的“passion”,驱动的。你不可能对所有东西都充满热忱!如果你特别喜欢数学,你肯定不想花时间去背什么历史的考试要点。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物,特别聪明充满热情的人,上学其实是比较难受的。有时候你得对抗体制,简直每天都在斗争。

而学校奖励的,是遵守规则的人。巴克尔说,什么是规则?规则就是“去极端化”。

绝大多数情况下,随大流挺好,极端的人不容易混好。可是特别厉害的人,恰恰也是极端的人。

正所谓“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牛人”的成功,就是要走极端。

那极端的人都在哪呢?是你想极端就能极端吗?不是。你恐怕得有极端的基因才行。

咱们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身子特别长,腿特别短,胳膊特别细,手和脚都特别大,跑步跑不快,整个都不协调,你想当这样的人吗?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生理缺陷;在游泳教练眼里,这是世界冠军。菲尔普斯就是这种体型。

天才和怪人之间,真的就只有一线之隔。他们都是极端的人。有时候自己长得就极端,有时候是行为极端。不极端,就不可能取得极端的成功。极端,更可能连正常的生活都过不好。

成功策略的第二步是发现自己的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你不一定能找到,也许那样的环境根本不存在。

极端的成功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基因和环境的配合。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其实是成功的近义词,两者都意味着要走极端。

成功学想把人变成算法,但人生从来都不是算法 —— 人生是矛盾。

人生中充满艰难的选择。你是想按规则行事,还是想打破规则?每一个选择都有代价。你想当个好学生和好员工,让上级和家长都满意,那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你想当个革命者,那你就要得罪很多人。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这个,才是真实世界。

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就是“富贵险中求”。



所谓“成功”,并不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理性计算坚定执行的过程,其中可能会有无奈的选择,有偶然的运气成分。成功者可能不是最理性和最现实的人,反而有可能是特别极端的人。

百万富翁们还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自诩特别能坚持,做事有始有终,说别人都夸他们可靠。还有人发现,即使你干的是艺术这种创造性工作,也需要坚持,遇到挫折不放弃,把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一路坚持干下来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种长期的挑战中,真正区别能坚持和不能坚持的,不是体力和意志力大小,而是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不管遭受多大挫折,乐观的人总在告诉自己:

困难都是暂时的,只不过偶尔发生,没关系不影响大局;

这次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某个特殊的原因;

这不是我的错误 —— 不是我不行,只不过今天我运气不好。

乐观的人能坚持下来,靠的不是对自己和世界的理性认识,而是靠自欺欺人,哄着自己留下来。

让一群人玩一个游戏,然后每个人评估自己的表现。实验发现,正常人都是高估自己,说凡是我表现好的那都是因为我能力强,凡是我表现不好的都是因为游戏本身有问题。可是有一种人却能够准确评估自己,他们的自我评估和实验人员给他们的打分是一致的 —— 这些人是抑郁症患者。

也许真实世界就是不太好的 —— 你要真看清了,你就抑郁了。乐观是一种自我保护!不然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呢?

看来自我欺骗还是个福利。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自我欺骗,我们用的方法,是讲故事。

人脑里面有一个叙事自我,时刻都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编制的故事里。如果当前的生活状态跟这个故事一致,哪怕苦点累点,我们也感到很幸福。如果生活不是我们期待的故事,人就会很难受。

故事的价值不在于真实准确,而在于提供人生的意义。

调查显示,工作的意义比工作的收入更重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给自己讲个好故事,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保持乐观的精神,这是能坚持下来的前提条件。然后你再把大目标分解为各种小任务,把每个任务都游戏化,随时奖励自己,获得掌控感,用一个个小胜利慢慢积累进步,这就是通往成功之路。 

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永不放弃,能长期坚持下来,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长期的坚持不是来自体能和意志力,而是来自乐观的精神,来自我们给自己讲的故事。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故事提供了工作和人生的意义。

大事业往往是这么干出来的。如果开始的时候你清醒地知道这件事有多难,你根本就不会开始。

这种做法,非常可能遭受失败,谁问我要不要走这条路,我大概会劝他别走。还是那句话,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是成功的近义词。



“保金斯基三原则”,就是要在可控和低成本的状态下尽可能多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取得反馈。硅谷有句格言叫“fail fast, fail often” —— 要多失败,快失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区别运气好与运气不好的关键,是你是否经常尝试新东西。如果你尝试的东西很多,你遇到好东西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当然就会有好运气。当然,从另一方面说,你尝试的东西多,遇到的不好的东西也会更多,但只要你遵循“可控”和“低成本”的原则,你就不怕那些小失败。

愿意多尝试的人运气好,这个还有直接证据。

普通科学家的业余爱好的数目,跟一般人是差不多的。高水平科学家经常有两倍于一般人的业余爱好,而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的业余爱好则是一般人的三倍。兴趣广泛真的是个优点,它能带来好运气。

所以这个道理就是要多尝试,要接触不同的领域,这样你就更容易遇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在满分是91分的情况下,刚结婚不久的夫妇,自由恋爱的满意度是70分,包办婚姻的满意度只有58分。这个没问题,自己选肯定选的是满意的。

但是再考察那些已经结婚十年以后的夫妇,情况就逆转了。当初自由恋爱的满意度,现在只有40分;而当初包办婚姻的满意度反而增加了,达到68分,接近自由恋爱者刚结婚的状态。

《三种浪漫体制》,说最好的婚姻是“契约体制”,最重要的不是怎么精心挑选另一半,而是选定以后怎么维护两人的关系。包办婚姻的秘密也就在这里。按研究者的说法,包办婚姻好就好在,从刚结婚的第一天开始,你就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你就知道自己必须努力维持才能把日子过好。

而自由恋爱结婚的人,更多地可能认为婚姻最重要的是一开始的挑选,一旦结婚就不再努力维护关系,那么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失望。

从梦想到现实,一共分四步 —— 

Wish。你想要干什么。比如说你想要一个好工作,想到 Google 工作,可以。

Outcome。把结果具体化,比如你去 Google,最理想的职位是资深工程师。

Obstacle。这是面对现实的一步,看看现在距离这个结果有什么障碍。如果你现在技术水平已经很厉害,那你的障碍是怎么让谷歌的人知道你。但是如果你现在什么技术都没有,那你的障碍就很大。

Plan。制定计划,解决各种障碍。

WOOP 方法,在我看来,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帮助你实现梦想,而是帮助你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如果你的梦想是不可行的,使用这个方法分析之后,你会强烈感觉到这个梦想确实不可行。

但坚持的同时,也要多尝试。前面不管投入多少都是沉没成本,有新的好机会还是可抓住。总之是不坚持就干不成大事,不尝试就找不到“对”的事。这个矛盾永远存在。大部分时间集中力量干大事,同时确保一小部分时间尝试新事物,可能是个好办法。 


所以人生还是矛盾。尝试和坚持是矛盾,故事和现实是矛盾,风险和稳定是矛盾。

wwg


兴趣可以是在尝试中产生的。

坚持之外,还是偶尔给自己怠惰的时间,去浅尝自己喜欢的事,这才会让我们稳健和坚持的同时,去发掘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告诉我们。M=V*E ,简单说就是你干一事,由你的自身能力和你的干事欲望强弱决定。

坚持就完了吗?没,你还要在坚持中学会新的尝试。

八十分代表着已经掌握了一门知识,一百分必须对答案到了死记硬背不能怀疑的地步才能实现,其中消耗的精力可以干一些新的尝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为什么优等生不能改变世界 真正的原因,是“好学生”和“厉害人物”之间,有一个很深的矛盾。 001.好学生和极端...
    闫怀德阅读 1,210评论 0 0
  • 今天跟大家谈谈成功学,什么是成功学?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会是陈安之,安东尼罗宾,或者心灵鸡汤等等........
    公爵在路上阅读 1,061评论 0 2
  • 破除成功学的迷信 1. 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成功人士大多不是乐意遵守规则的人,这...
    Earlybird_93阅读 733评论 0 1
  • 本文为万维刚《精英日课》读书笔记 标题: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副标题:The Sur...
    请叫我小锅阅读 2,614评论 0 1
  • 我们继续说坚持的事。本书中说了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到底什么人能坚持呢?牛人都是怎们坚持下来的呢?巴克尔列举的这些研究...
    公爵在路上阅读 2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