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国"缺油、"少气"、"富煤",一种新的轻质化柴油加工方法诞生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对清洁燃料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可供开采的轻质化柴油比重及产量不断下降,原油质量日趋劣质化,对应渣油质量越来越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渣油实现轻质化柴油产的更多,是当前炼油工作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的能源结构可以概括为"缺油、"少气"、"富煤",随着轻质化柴油等较常规资源比重减小,轻质化柴油等非常规资源比重开始变大,轻质化柴油是高温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但是通过煤焦油所得的轻质化柴油,煤焦油主要分成以下组分:轻油、酚油、洗油、浙青等产品,我们所说的煤焦油通过减压蒸馏、常压蒸馏和常减压蒸馏等工艺得到不同的初产品,如酚油、轻质化柴油等;煤焦油除作为化工原料外,煤焦油被逐渐开发加氢生产轻质燃料油。
然而鉴于我国煤焦油分布特点及技术发展现状,我国的煤焦油发展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焦油加工厂大部分为焦化厂下游附属企业,自身焦油产量限制了规模,特点是规模小并且分布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受我国煤焦油生产技术的限制,煤焦油生产的多数产品品质不高,尤其是浙青,难以找到销路或只能低价处理。综合来说,我国的煤焦油加工技术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传统劣质渣油加工方面,渣油加工工艺目前主要包括脱碳与加氢两类,脱碳主要 包括RFCC、焦化及溶剂脱浙青等,加氢工艺主要包括固定床加氢、沸腾床加氢、移动床加氢 等,其中以固定床加氢及沸腾床加氢最为成熟,技术成熟,操作简便,对原料的适应性强,但 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处理浙青质或残炭值较高的劣质渣油时,随着转化率提高,渣 油胶体结构破坏,在转化率较低时就会出现结焦现象,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碳结焦,既影响渣 油的转化率及轻质油收率,又影响装置操作周期,因此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劣质渣油的转化 率及延长装置运转周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