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国自然之旅DAY7-0913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惟有理解,才能关心;惟有关心,才能帮助;惟有帮助,才能都被拯救。

——珍.古道尔

一早起床,被千足虫搞得一身鸡皮疙瘩,美好的一天从踩虫开始,估计要降温了,虫子各种往房间里面钻,早上起来看见千足虫像急行军一样的向四面八方快速爬行,招架不住啊~

满地的千足虫


啪啪啪

今早七点起床,迅速的炒饭吃饭,七点二十迎着朝阳准时出门!(下次购物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买一些面包等方便早餐)

今早居然有些堵车,而我也困得在车上睡着了!

今天的工作是带小朋友玩儿啦!上午,有两个班级的小朋友会到布鲁明顿的访客中心来进行野外学习;下午,去到学校给两个班的孩子们上环境教育课!

到了访客中心,马上投入工作!一早就看见Cortney在准备一些零食和水果,我还以为是给孩子们准备的,结果不一会儿,同事们就陆陆续续的到教室里来了,原来早上还有一个约45分钟的小会呢,由suzanne主持。

这个小会的主题是介绍帝王蝶贴标(Tag),帝王蝶马上要往墨西哥迁徙了。

“帝王蝶(Monarch)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分布,除了主要的聚居地南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之外,澳洲、新西兰、加那利群岛和英国甚至美国的夏威夷等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不过只有北美的帝王蝶才有迁徙习性。”

“这一被称为“20世纪昆虫学的发现”的迁徙秘密是由已于2002年过世的加拿大昆虫学家Fred Albert Urquhart揭示的,他的研究始于1937年并且持续了38年。”

“1976年8月他的研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后震惊了生物界,世人因此得以知晓作为昆虫的帝王蝶也会象众多鸟类一样南北迁徙,而且迁徙的距离超过4000公里;不仅如此,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帝王蝶的北迁过程不是由一代帝王蝶完成的,而是由3-4代帝王蝶用“生命接力”的方式完成的——路途中繁育了后代的蝴蝶很快死去,新生代接过“接力棒”继续完成使命,真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Fred Albert Urquhart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年2月底3月初从墨西哥出发的第一代帝王蝶每天白天飞行100-130公里,抵达美国德克萨斯或奥克拉荷马后繁育后代;第二、三、四代继续向北,飞行并繁衍,整个北迁过程耗时约8个月,北迁帝王蝶每一代的寿命大约为两个月;而南迁的时候则大为不同,每年8月底从加拿大出发的帝王蝶是“超级帝王蝶”,这一代帝王蝶在两个多月的南迁过程中并不接力繁衍而是一鼓作气抵达墨西哥并存活到次年北迁之前,寿命长达8个月!太不可思议了!”

——网络资料

不好意思贴了大段的帝王蝶的资料给大家,才好解释为什么我们给这些蝴蝶贴标,跟踪他们的迁徙路线。

suzanne介绍了帝王蝶和其他蝴蝶的区别(原来我之前在野外看到的都是这种叫做Viceroy的蝶,体型要小很多),还有雌雄的区别,还有就是如何安全的捕捉帝王蝶并进行贴标活动,最后进行放飞。

给我们做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和访客在访客中心捕捉到帝王蝶的时候能够给帝王蝶进行贴标,并通过网站跟踪帝王蝶的迁飞,这个活动的开放时间从9月9日持续到10月7日(正是帝王蝶往南的迁飞时间)

非常有幸,我们在后面的学生活动中捕捉到一只帝王蝶,suzanne邀请我给这只蝴蝶贴标,好兴奋啊,贴的时候真的很怕伤害到它娇嫩的翅膀,弄了好久才贴上,记录下标签的数字信息,我还得到了一张反馈卡,可以通过查询网络跟踪这只蝴蝶飞到了哪里(如果有其他人拍到它的话,会把它的信息更新到网站上供查询)

相信这样近距离接触过野生动物的伙伴,都会消除之前很多的误解,也会更加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地和我们的关系!

剧透:帝王蝶的课程将在下周开展哟,期待!

原来我之前看到的小号的蝴蝶并不是帝王蝶,请看画圈处


Suzanne给我们做培训


孩子做的手工


在访客中心外面捕捉到一只帝王蝶


正确的捕捉手法!


贴标



记录


我拿到的卡,可以持续跟踪


C.C.

Prairie Insect Survey(草地昆虫调查)

大约十点二十,孩子们坐着校车来了,有老师陪同,还有志愿者家长一起参与支持,大概的比例是5个孩子有一个成人陪同。

带孩子们进入教室,平常严肃且不苟言笑的Amber(社会实习生,平时在机构全日制工作,我之前一直以为她是全职员工)带领孩子的时候居然那么多的笑容!

今天来了两个班级,分别是一年级21人和二年级25人。上个星期的时候,已经有同事前往学校,给这两个班级的孩子进行过室内的Pre-activity(前期活动),已经把昆虫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并让孩子观察记录了七个类型的昆虫标本,一周之后的今天,孩子们就来到了保护区,体验现场活动。

因为有了上周学校活动的预热,Amber开场就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室内课的内容,孩子们很厉害啊,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他们的区别、昆虫的特征什么的,这些词都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的思考,踊跃的发言,现场气氛非常好!回顾完昆虫之后,Amber拿出了捕虫网,孩子们一下就兴奋起来,两个捕虫网有什么区别呢?镂空的和不镂空这种分别是捕捉什么昆虫的呢?

分好组,拿上工具,出发!

回顾上周室内课的内容

有些孩子相当的兴奋,拿着网子到处high,但是有那么很少数的小朋友不愿意参与,就有老师或者父母陪着在一边观察。

捕捉昆虫的过程,也有成人的帮忙,但是孩子们在比他们还高的草里穿梭,奔跑,勇敢的去探索和寻找,那种阳光下的健康和快乐,真是让人看了身心愉悦!

捕捉到的昆虫在老师的协助下小心翼翼的放进小小的帐篷里,一些孩子就围坐旁边观察,一些孩子继续去探索。

行动


捉到好东西了!


比孩子都还高的草地


不镂空的网子是网地下的昆虫


Amber讲解如何使用网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户外大概玩了四十五分钟,十一点半回到教室。回到教室之后,Amber发给每个孩子一个调查表“Prairie Insect Survey”

-你今天看见了什么昆虫啊?

-画出今天你最喜欢的昆虫(今天你看到的一种)

-今天你在昆虫调查中的两个发现

-列出今天探索昆虫过程中你有疑惑的两个问题

孩子们拿到表就开始涂涂画画,Amber提着昆虫帐篷在每个桌子转悠,有孩子想多看看的她就停下来给孩子们观察。

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想象力丰富,提出的问题有趣,互动时间积极主动,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内容还是相当丰富了,这样的室内课(下午就跟着实习生们去到小学去给另外班级的孩子上昆虫室内课)和户外课的结合,对于孩子认知世界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一个folder,持续开展课程至少三年,并会跟踪记录孩子的变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们参加活动后提出的问题

室内环境教育课

快速吃过午饭,下午和三个实习生妹妹去到社区小学,给孩子们上昆虫室内课。

到学校的时候大约下午一点半,登记完了找到我们的教室,孩子们或趴或坐在地上(有地毯),静静的听着一位黑人胖胖的中年老师讲绘本(应该是他们的班主任),场景非常有爱。我们静静的站在一边等老师把绘本讲完,老师才招呼着孩子们准备上昆虫课了!

实习生妹妹是上周才来的,这周就可以独立的上阵去讲课了(其实上周好像就已经去独立讲过一次了),这样的实习生,我也想要啊啊啊啊啊~

Erica和Megan分别在两个班上课,都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

一堂课约45分钟,Erica平时就是个活泼可爱的胖女生,和孩子们沟通的时候更加夸张了她的表情和语音语调(Erica是学环境解说的哟)。室内课的内容是从分类学到认识昆虫。然后通过让孩子去观察标本来画出或者写出你观察到的七类昆虫的特点。

因为明尼苏达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他们只对公立学校开放这样的环境教育课程。话说第一次到美国的小学,一个班级只有20-25个孩子,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厕所、洗手台、书架,这些东西都在教室里面,教室的四周围着各种图书,有大量的绘本,老师的办公室区域就像是个办公加生活区一样,进了教室就像进了谁家里~

两个实习生妹妹开始上课之前,都介绍了前来上课的所有人员,包括我们。介绍我们的时候很nice的说,这两位是来自中国的朋友,他们会在保护区学习两个月,想了解我们是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的。孩子们都会很好奇的看着我们,其中有一个孩子还是个中国小孩,主动来和我们聊天。

Eria上课


标配:一个昆虫盒,一个放大镜,一个组约3个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国小学各种绘本玩具,真的很像幼儿园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被搞成这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Monarch Festival(帝王蝶节) 美国第三天,非常兴奋,因为今天Suzanne要带我们去参加明尼苏达盛...
    火山妹儿阅读 623评论 2 7
  • 不被今天左右的人 要么被明天左右 要么被昨天左右
    府罗将相阅读 95评论 0 0
  • 无人播下的种子 细茎在绿丛深处逆流而上 伸进夏季 细流的尽头 又一场无人见识的锻打 绽出花儿 所有的花颜 都以喇叭...
    淑文许阅读 222评论 0 0
  • 血色残阳 白色沙滩 英雄从赤水中走来 丢掉了手中的剑 无人拾起 剑留给了昔日的英雄 今人拿起了石斧 茫然不知所措 ...
    四十二客星阅读 288评论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