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几位阿哥比较,四阿哥胤禛争夺位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他甚至与手握兵权,同母弟,十四阿哥胤禵也不能相比。
但是,当第二次废除皇太子胤礽,外界开始流传,说皇位可能要传给八阿哥胤襈或十四阿哥胤禔时,胤禛心中的那份苦恼和不甘,只怕也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
但是,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四阿胤禛又是如何做的呢?
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所谓“暗度陈仓,巧中取胜”。
具体而言,胤禛则是根据兄弟之间争夺皇位斗争的教训,根据幕僚们对他参谋的意见,采取了以实施更种方法,来赢得更多机会的办法。具体有:
首先,不显露山水地博得皇帝的宠爱。争夺储君至关重要的一步,自是要皇帝宠爱。胤禛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为此,他对康熙的性格脾气和关注什么,摸得极熟。
比如,康熙极注重孝道。胤禛一有机会,自是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孝心。让康熙从心里充分重视起自己来(这在上一期已经充分提到了,不再多说。)
还比如,当皇太子在康熙五十三年遭到康熙遣责时,别的皇兄皇弟只管暗中看热闹,胤禛却要多次上奏折,为胤襈说好话,希望康熙不要追究胤襈的过错。
又比如,在康熙五十五年,胤襈生病,此时,胤禛就恰好陪同康熙在外巡视,但他却向康熙请示,要求回京探视胤襈。
而在兄弟之间,康熙最看重的又是众多儿子间的和睦相处,互相照顾。以上两点,自是都深深打动了康熙。
其次,在皇兄皇弟面前,胤禛从不显露自己的野心。虽然大家心中都是十分清楚谁都有夺位的欲望。但是胤禛却处处表现出自己的亲切和善,以便麻痹他们。
比如,胤禛经常与僧衲往来,建设寺宇,把自己打扮成“天下第一闲人”,并写有《悦心集》,书中也尽述其原与僧侣为伍,过一种清静无争的恬淡生活。还比如书中的《隐居词》、《知足哥》等等,是一些向往田野生活,教人与世无争的心态。
关于这一点,也确实大大蒙蔽了他的皇兄皇弟。
再次,不断加强对文武百官的联络,大力培养自己的党羽力量,并将这些人安插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其夺取皇权打下基础。
比如年羹尧,以前也只是胤禛府邸的一个下人,因胤禛的举荐而步步高升,位至晋川陕三省总督,手握重兵。而胤禛的另一位心腹戴铎,原也是胤禛府中的一个奴才,因胤禛的赏识而成为福建知府,之后又升四川布政使,其兄戴锦则位至河南开封道台。
胤禛手下另外几员得力干将,如沈廷正升为兰州知府、哈尔齐哈任清江理事同知,博尔多官至内阁中书侍郎等等等等。
所以,到康熙末年,胤禛经过多年经营,已经在自己身边形成了一个小集团,其主要成员又包括年羹尧、隆科多、十三弟胤祥、魏经国、蔡珽等。
应该说,胤禛这个小集团,虽然成员不多,但却是个个精明能干。
尤其是隆科多,之前本是胤禔的党羽,胤禔党瓦解后。他一度失意,转而投靠胤襈。到了康熙末年,看到胤襈前途渺茫,又转而投靠了胤禛。两人一拍即合,暗中勾结。胤禛看中了隆科多手中的职权,隆科多也把未来的赌注压到了胤禛身上。
而从后来的情况看,胤禛与隆科多的结合,确实都达到了彼此的目的。胤禛在隆科多的暗中帮助下,获得了胜利。隆科多则在胤禛当上皇帝之初,也确实得到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