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QC小组又获大奖!一线员工创新成果破解生产难题

2025年9月11日,第八届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结果揭晓,中国石油参赛的3个QC小组全部获奖。东方物探“张录录物探方法创新工作室QC小组”斩获大赛一等奖,长城钻探“取心QC小组”和兰州石化“精益QC小组”均获大赛二等奖。

这是中国石油群众性质量活动成果的集中展示。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质量协会主办,是中央企业层面最高级别的QC成果发表赛事。本届赛事共有来自90家中央企业推荐的214个QC小组共600余名代表同台竞技。

 

01 三项成果,破解生产一线难题

中国石油的三个获奖QC小组,每个都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东方物探的“张录录物探方法创新工作室QC小组”研发了“一种强干扰区初至拾取种子炮处理技术”,通过创新算法显著提升了初至信号的识别准确率与拾取效率。该小组已连续两年荣获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一等奖。

长城钻探“取心QC小组”完成的“研制一种原位取样及无损检测工具”,首次实现“原位取样—原位检测—原位评价”一体化,推动地质评价由实验室间接测量迈向井场直接无损检测,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兰州石化“精益QC小组”则开展了“降低工业用乙苯中二甲苯含量”项目,通过解决催化剂失活问题,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400万元,为同类装置提供重要技术借鉴,推动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02 质量强企,群众性质量活动蓬勃开展

这些奖项背后是中国石油持续深入推进群众性质量活动,扎实推动质量强企建设的努力。“十四五”以来,中国石油共注册5.74万个QC小组,取得QC成果4.01万个,获得全国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和一等成果60项,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典型经验121项,荣获国际QC小组大赛金奖17项。

这些数据表明,QC小组活动在中国石油已经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基础。一线员工通过参与QC小组活动,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国石油将持续以高水平的群众性质量活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03 国际舞台,中国石油质量成果获认可

中国石油的QC成果不仅在国内比赛中表现优异,在国际舞台上也获得了高度认可。在2024年11月举办的第49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上,中国石油组团参会的11个QC小组全部获得金奖,创参赛以来最好成绩。这次会议被誉为“质量奥林匹克”,吸引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00个QC小组参加。

中国石油此次获得金奖的11个团队来自多个油田和炼化企业,包括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兰州石化、独山子石化和东方物探等。国际奖项的获得,表明中国石油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04 机制创新,培育质量管理土壤

中国石油群众性质量活动的蓬勃开展,得益于公司建立的完善推进机制。近年来,中国石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强国决策部署,持续推进质量强企建设。各企业牢固树立“质量至上”意识和“上一道工序为下一道工序负责”理念。

中国石油构建了“立项-孵化-指导-评审-转化-激励”的全链条推进机制。各单位围绕“创新、活力、赋能”主题,以QC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为主要形式,聚焦生产现场难点痛点,广泛开展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群众性质量提升和创新活动。这些“小改进”和“微创新”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基层创新的蓬勃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中国石油的QC小组活动已经形成了从基层到总部、从国内到国际的全方位参与格局。从5.74万个QC小组到4.01万个成果,从国内一等奖到国际金奖,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石油对质量工作的持续重视和投入。

 

QC小组活动作为群众性质量活动的重要形式,不仅解决了一线生产难题,创造了经济效益,还培养了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创新的员工队伍。这正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随着中国石油持续推进质量强企建设,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QC小组成果涌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