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事曰:孔子云:是察阿党,则罪无掩蔽。又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所谓比者,即阿党也。谓心之所爱,既已光华荣显,犹加提挈;心之所恶,既已沈滞屈辱,薄言必怒。提挈既成,必相掩蔽,则欺上之心生矣;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讟之言出矣。伏愿广加访察,勿使朋党路开,威恩自任。有国之患,莫大于此。
—北史 列传第七十 何妥
这里有三个要点:
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里面的比,就是朋比的比之意,古来对这一解释以为明证
二,虽说举人唯贤,这是读书人理想的状态,试想何人去举一个有能力又喜欢跟自己作对的人来担任要职?所以举人之前多多少少都考虑到一点自己的感受,这个即使是谁都无法避免,外举不避仇,只有少数贤人才能做到,或者这个被举的人确实非常有才能,非他不可,或者跟自己利益冲突较小
三,党争,向来都是亡国的征兆
阿党,其实是在指苏威,何妥有才学不假,就是喜欢说人短,这一点就可以把他列作小人
其四事曰:臣闻《礼》云: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者杀。孔子曰:仍旧贯,何必改作。伏见比年以来,改作者多矣。如范威刻漏,十载不成;赵翊尺秤,七年方决;公孙济迂诞,医方费逾巨万;徐道庆回互子午,糜耗饮食;常明破律,多历岁时;王渥乱名,曾无纪极;张山居未知星位,前已蹂藉太常;曹魏祖不识北辰,今复轥兰轹太史。莫不用其短见,便自夸毗,邀射名誉,厚相诬罔。请今日已后,有如此者,若其言不验,必加重罚。庶令有所畏忌,不敢轻奏狂简。
—北史 列传第七十 何妥
这些例子可真比比皆是,奇怪的是,用了这么多庸人,朝代仍然不倒。
--Dec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