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审核不通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针对性整改?

资质审核不通过的常见原因及整改措施可简括如下:

一、材料问题

常见问题:证件模糊、申请表数据不符、业绩材料缺失或链条断裂。

整改:上传清晰原件扫描件,核对数据一致性,按 “招标 - 合同 - 验收” 补全业绩材料,关键信息缺失可补充协议或甲方证明。

二、人员不符

常见问题:技术负责人专业 / 职称不达标,注册人员数量不足、社保单位不一致,安管人员配备不够。

整改:调整技术负责人资质(补修专业或认证外省职称),确保人员社保与注册单位一致,按标准补足安管人员并锁定系统信息。

三、业绩不达标

常见问题:规模未达标,证明材料缺技术指标,业绩补录超期。

整改:提供完整业绩链材料,用设计变更单等补充指标证明,按地方时限完成业绩补录。

四、资产不足

常见问题:净资产低于标准,财务报表与审计报告不一致。

整改:通过增资、资产整合提升净资产,提供最新审计报告确保数据匹配。

五、社保问题

常见问题:社保证明不规范,人员未参保或基数不足。

整改:重新开具含完整信息的社保证明,补缴社保并提供劳动关系证明。

六、安全与信用问题

常见问题:安许证过期、安管人员不足;有行政处罚或经营异常。

整改:及时延期安许证、补足安管人员;通过官方渠道申请信用修复,补报年报或变更地址消除异常。

七、其他细节

常见问题:证件过期、办公场所证明不规范。

整改:提前续期证件,补充租赁合同或房产证等场地证明。

整改后建议预审自查,关注地方政策,保留整改证据以提高通过率。

详情请私信咨询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