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路口停下脚步,前面大路小路纵横交错,犹如一张理不清的网。
智者走到路口,很优雅地弯下腰,一边分析着前面的各条道路,一边自言自语地:“我要找出一条路来。”
愚者走到路口,看了看网一样的路,迈步向其中一条路上走去。
几天以后,愚者回来了。他衣衫破烂,身上有一道一道的伤痕,但是他似乎在行走过程中有了某种收获,高兴地说道:“哎,朋友,我敢保证我找到路了。”说着整理了一下破烂的衣衫,果敢地踏上了另一条路。
那位智者不屑地看了一眼愚者,依然很优雅地分析着,依然在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要找出一条路来。”
智者是头脑,是思想,愚者是手,是脚。一个思考,一个实践,二者缺一不可。然而,正如故事中所讲的,没有思考的前行,无疑是愚蠢的行为,而没有行动的思考,更加不可理喻。既要在行动前思考,也要在思考后行动。这就像自行车,如果不知道骑向哪里,再用力蹬车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知道方向,哪怕是蹬的慢,只要时间充裕就能到达终点。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知与行的辩证逻辑,同时也揭示了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人生必须要有一个发动机,人生必须拥有驱动系统,这个人生的发动机就是梦想。当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立即为自己伸冤和控诉,我们都有梦想,但是因为一次次的挫折,一次次的打击之后,我们无法长时间地坚持下去,最终,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似乎行动力是成功路上的一个阻碍,是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无法坚持的尴尬局面。
我们经常信誓旦旦地做些决定,但是却似乎没有一次坚持下来过。
我要早起早睡;我要戒烟;我要坚持健身;我要减肥等等。
这些事情,看起来不是难到完全无法做到。但是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一次坚持下来过呢?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我们难以坚持,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选择了放弃?
我们知道,如果坚持每天看一小时好书,一年就可以有一个大的转变。但是我们坚持不下来,最多看两三天就放弃了。
我们知道,只要饮食规律,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一年之后就会拥有一个好看的体型。但是我们坚持不下来,办个健身卡,去个一两周就不再去了。
我们知道,养成一些好习惯,就能掌控自己混乱的人生,变得优秀和成功。但我们就是坚持不下来,这可怎么办?
我们想要变帅变美变富,但问题是我们坚持不下来。
到底有没有一种可能,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坚持下来任何合理的事呢?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人生就会发生逆转,到底什么是行动力?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坚持到底的能力?
行动力是指愿意不断的学习、思考,养成习惯,进而获得导致成功结果的行为能力。
但是,仅仅知道行动力的定义是不够的,我们今天要深入思考,深入底层,挖掘行动力本质,彻底扫清我们成功路上的阻碍。
第一个部分:行动力的底层逻辑。
人的能力分为:专注力、学习力、情绪力、行动力。
最底层的能力是代表输入的学习力和代表输出的行动力。
当然,不是说专注力和情绪力不重要,而是这两种能力都可以靠学习和行动而获得。
现在爱学习的人特别多,为什么真正获得改变和成长的人不多,或者持续改变的人并不多?
原因并不是认知不到位,而是知道并没有付诸行动,换言之,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因此,决定一个人成长的关键点在于行动力。
敲黑板,重点是: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更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行动力就像能力地基,有行动力,才会有更强的学习力、情绪力和专注力。
那么,大脑如何影响行动力的呢?
成长路上,经常给自己下定决心,但却不付出行动,或者行动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明明计划做一件事,但行为却不由地选择更为简单的事做,绕了一圈才发现计划做的正事还没开始。
为什么大脑会趋易避难,选择简单的事情做呢?
我们来了解下影响我们行为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人的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三者的区别在于:
本能脑,主管人的本能和天性,比如急于求成,趋易避难,懒惰,即时满足等,代表运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在2岁左右发育成熟。
情绪脑,主管情绪,代表行动能力。在12岁左右发育成熟。
理智脑,主管认知和理性,代表智慧。在22岁左右才发育成熟。
大脑里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
另外,本能脑和情绪脑地运行速度极快,至少可达11000 000次/秒,堪比当今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个人计算机;而理智脑的最快运行速度仅为40次/秒。
综上可以看出:本能脑和情绪脑反应迅速,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而理智脑的驱动则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就拿运动来说,目标:坚持运动100天。
刚开始大家都坚持得不错,但过段时间,就会因为起床晚,或者事情多没时间而选择不运动。时间久了,就不了了之。
在此过程中,因为起床晚或者事情多,本能脑趋易避难选择休息不运动,情绪脑产生焦虑而放弃,如果不能及时启动理智脑,反思当下的行为,行动很容易中断甚至放弃。
再比如,小学生写作业拖延,经常表现为明明是写作业时间,她总想玩手机,或者和小朋友出去玩,再或者做其他事,只要不写作业就行。
本能脑喜欢趋易避难,及时满足。比起写作业费时费力,更愿意选择玩这件事,有趣又轻松。情绪脑的畏难情绪导致孩子更倾向于选择玩而不是写作业。此时的理智脑已经彻底被本能脑和情绪脑压制了。
如何利用“三脑”,激发行动内驱力?
虽然比起理智脑,人类更容易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所掌控。但那些优秀自律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行动且持续行动的呢?
事实上,自律的人不是没有懈怠的时刻,而是善于调动理智脑来引领自己,不是任由存在于本能脑和情绪脑中的惰性,和及时满足的天性需求所控制。
按照之前的介绍,本能脑代表运算能力,情绪脑代表行动能力,而理智脑代表智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当下的你。
一说到自律,你可能立即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觉得自律很痛苦。
如果你觉得自律痛苦,多半是你搞错了。实际上真正自律的人不但不觉得痛苦,反而比不自律的人更快乐也更幸福。这个问题的底层包含了生命的奖赏机制,是有科学依据的。
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教授在《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这本书中,分享了四种存在于我们大脑里的“快乐神经”,分别是内啡肽、多巴胺、催产素和血清素。只要刺激这四种神经递质的分泌,就能提升幸福感,他们和自律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深入底层挖掘。
第一个:多巴胺。
当你有特别强烈的欲望去完成某件事情、做出某种行为时,你的大脑就会分泌大量多巴胺,驱使你继续追求欲望,并在这个过程中带来快乐和满足。
这本是好事,但人们很多成瘾行为都和多巴胺的分泌有关。比如吸烟、喝酒,打游戏、刷视频。但这些多巴胺很廉价,是个人都能随手获得,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它,多追求优质多巴胺,摒弃廉价多巴胺。
第二个、内啡肽。
内啡肽可以让我们产生愉悦感,它比较特别,促使内啡肽生成的因素是身体的疼痛,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内啡肽再适合不过。
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可以帮你隐藏身体的痛苦,让你坚持完成某个任务。如果你经常锻炼或跑步,在不断推动自己超越自我极限,咬牙坚持再多做10个动作,多跑一百米后得到的快感就是内啡肽带来的。奋斗之后的快乐,自律后的愉悦,很多都是源自内啡肽的作用。
保持定期的、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运动。如果没有成为习惯,只是偶尔动一下,对促进内啡肽分泌的作用不大,只有不断重复这种行为,让它内化成为我们自愿的一种习惯时,内啡肽才会分泌。
而那些自律的人,因为持之以恒地运动或做某件事,就会产生持续激荡的快乐,所以,越自律越快乐越幸福。
第三个、血清素。
引发愉悦感的神经递质是血清素。当我们对生活有自主性、掌控感,在人际关系中能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时,都会激发血清素的产生,从而产生幸福的感觉。
自律的人对生活的自主性和掌控感比一般人更强,对他人的影响力也更强,毕竟大家对于自律的人多少有些敬佩,相应的血清素也会更高。
第四个、催产素。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分泌催产素,催产素能够减少压力激素的水平、有效抑制负面情绪,降低防御和恐惧,增进我们对他人的信任。
任何能够增强我们的爱、归属感和信任感的人际互动行为都会促进催产素的分泌,比如拥抱,富有同理心的对话,和亲朋好友待在一起。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好的人际关系和相处,对长期坚持某件事也是支撑作用。
自律的人,不是不要多巴胺,而是追求优质多巴胺,长期自律又能带来内啡肽和血清素的产生,所以天然地会更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自律不痛苦,越自律越幸福。自律的开始是兴奋,有多巴胺的作用,最难的是在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意志力,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替你完成,为了更长久的幸福,值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