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柜资料时发现一篇2007年参加师德演讲的一篇手写稿,翻阅稿纸又在心中阅读上一遍,往事历历在目,一晃12年过去了。原文如下:
人们常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怀着这种憧憬,抱着这种向往,我走上了三尺讲台,多年的教育经历却使我认为“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
是的,我们被称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着大千世界,感受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大潮,在物欲横飞争名夺利的驱使下,在追求潇洒物质享受的刺激下,在灯红酒绿的歌舞升平中,或许有的人被乱花渐欲了迷糊了双眼,或许有的人被金钱侵蚀了灵魂,或许有的人早已认为满腔激情的历史远矣……但我们却心怀淡泊,如春蚕像蜡烛,在这三尺讲台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着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多年的教育经历使我深深的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学生的退步而急躁,因学生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会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与学生朝夕相处时,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换位使我对学生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尊重,少了一份指责。在教学中我们一起体验创新的快乐,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交流中,我们一起用爱编织着希望,用心装载着歌声,正是这些学生,给了我另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我从他们的感动中沉淀出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用在明天。虽然我不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但我可以培养他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探求新知的欲望。因此,我常常自省,在课堂上,当学生精神不振时我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我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能否察觉出学生细微的进步与变化,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接受,能否让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火花,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等等。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觉得,自己离那些优秀的教师还有一段距离,正因如此,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中,与时俱进,不断的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的赢得学生的尊重,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的事业是长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天高云淡送走南来雁,梨黄枣红举头闻雀喜。在这三尺讲台上,我愿用我的爱心,诚心,耐心,细心去换取学生的安心和家长的放心。
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人生,让我们都做夜空下那颗闪亮的启明星吧!
我的讲台,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