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一种读书现象,有人把它总结出来:男看金庸,女看琼瑶,不男不女看三毛(不管男的女的都看三毛)。80年代到90年代全社会刮起的一阵狂流——三毛热,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喜欢读点书的人都光速地加入这股浪潮。特别是三毛死后(1991年自杀),这股浪潮在媒体的炒作下越发汹涌。
报刊报纸一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全方位解读,说“三毛热”与文化无关,完全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这种解读不管你赞不赞同,三毛的作品确实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和爱情观。
90年代末,还是十七八岁穷学生的我,喜欢看书却从不去书店买正版的书,要么去租书要么买便宜的盗版书(不支持正版似乎有点不道德,不看正版书好像对作者不够尊重哦)。主要是因为宿友们也跟我一样是穷书虫,再者就是因为当时盗版书便宜到你不敢想象。
当时,宿舍里只要有一个人租书或买书,这本书一定传阅所有人。有一次班长去市参加自学考试,回来带了一本盗版的有7、8厘米厚的十几块钱的《三毛全集》,把我们全宿舍的人都乐坏了,我就是在这时开始接触三毛的作品的。
最吸引我的,不是三毛笔下朦胧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是她自己冒险传奇的人生经历。
三毛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撒哈拉沙漠的图片,就被深深吸引了,感到“好似有种莫名的乡愁”,就这样,只凭一种感觉就踏上了撒哈拉沙漠的旅途。
三毛22岁的时候在西班牙马德里认识18岁的荷西,荷西喜欢她,她嫌荷西比她小,荷西要她等他6年,她不要。6年后,奇妙的缘分让他们再次相逢,此时的荷西已从一个阳光男孩长成一个健壮的长着胡须的小伙子。在三毛去沙漠之前,他提前到非洲等她。于是,他们在沙漠结婚生活。
三毛的臭脾气,荷西的宠爱和包容,困窘的经济生活,让我们看到真实的、有烟火气息的爱情生活。因为穷,房子里的一切物品都是他们靠自己双手打造添置起来的。用别人扔掉的棺材板做家具,用废弃的轮胎做沙发,有段时间两人一天只吃一顿饭,真正的“有情饮水饱”……更出奇的是三毛在这期间文学创作达到巅峰期,估计是爱情的催化作用吧。
流浪,爱情,文学,是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筑的一个梦,她是个勇敢的追梦人。她做了我们心之所向、脚不能至的事情,看过她作品的人都曾在她的梦里流连。
许多人跟我一样,毕业之后就没再翻阅她的作品,不是没时间,是不敢。再读,怕失了当时的美好心境,找不回当初的感觉,怕看见现实的黑洞。
三毛的爱情梦想都与金钱无关,而毕业后的现实生活却告诉我们:“有情饮水饱”是个假象,有钱吃饱饭才是真理。
现实也让我们认清:你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总摸到自己干瘪的腰包;你谈起诗和远方的梦想,却总换来别人廉价的嘲笑;你以为吵架之后他会静静给你一个怀抱,一转身他却可能逃之夭夭;你想用时间来给爱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往往等来他和新人甜腻的嬉笑;你以为婚姻是相濡以沫的开始,却发现一地鸡毛才是它的真身……
把三毛的作品当成美好的念想吧,让我们在夹缝的生活里还能看到阳光,让我们脚踩阴沟还有仰望星空的勇气。
如果你也不敢再重读三毛的作品,就去听听罗大佑为她写的歌曲《追梦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