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水“国培省培”美丽镜头之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南开大学博导刘俐俐先生应邀于7月11日上午在四号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鉴赏与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郭昭第处长主持,文学院50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刘教授选择了鲁迅的《故乡》,赵树理的《催粮差》,老舍的《断魂枪》,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等5篇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进行了鉴赏和分析,从理论的高度深入小说文本最核心处,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蕴,给在座师生带来新的文本分析视角和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刘教授首先阐释清楚了文艺学、美学等的学科归属与关系,深入浅出地说明“方法即工具”,也就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在分析文本时,应该无褒贬、不表露倾向,分析是对文本意义的揭示和评价。接着她以所选文本为案例,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文本鉴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鲁迅的《故乡》,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述构成了宽阔的时空对话,其背后隐含的相关叙事学理论可以联系到热奈特在《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指出的:“第一人称叙事是有意识的美学抉择的结果,而不是直抒胸臆,表白心曲的自传的标记”。让我们反思到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只是告诉学生某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就戛然而止,这样的文本分析是无效的,而是要进一步挖掘出叙事视角的深刻内涵,这样才能开掘出鲁迅的“故乡与返乡”故事模式中的意义空间:对于生命轮回的感受与悲剧性的幻灭感;对于希望的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老舍的《断魂枪》中,刘教授从文本中的“不传!不传!”追寻到“最后一个”的阐释空间所潜在的魅力。她从结构主义方法和叙事学方法入手,进而采用原型方法,分析了“最后一个”的原型母题,在对沙子龙作为“最后一个”拳师心理与“末世人”关系的辨析中,抵达老舍在文本中蕴藉的丰富意味,让我们最终理解了沙子龙的形象是我们民族民间具有非凡智慧和极高境界的代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刘教授又从结构主义总体思路分析了赵树理的《催粮差》,巧妙地揭示了《催粮差》脱胎于民间故事类型的人物及魅力,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意义在组合中得到呈现。并让我们进一步思考:采用民间故事模式的方式,还适合分析怎样的叙事性文本?由一篇指向多篇,给我们留下了更大的思考的空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刘教授又采用叙事学、意识流和互文性的思想及方法分析了《游园惊梦》,发现其本质上是诗性的,因为它采用的是隐喻艺术构思。针对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她从结构主义视野入手,分析出其内隐的一个女人与婚姻系统。

        刘教授对这几篇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都进行了鉴赏与分析,从不同的视角,聚焦文学理论,用理论工具完美契合文本内涵,揭示出文本的本质,既让我们深入透视了文本的艺术魅力,又认识到理论工具的有效和重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关系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从今天的报告中,大家都有了新的收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刘教授的讲述幽默风趣,谈吐间挥洒自如,散发着学者的睿智和优雅。虽已到耳顺之年,但刘教授仍然辛勤耕耘在文学批评和教学的热土上,并且还在培养新人,也乐于给青年人更多的成长机会。她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丝毫没有消退的教育情怀,深深地感染着与会的每一个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05-08 1、感恩我今天早上给老妈炒米饭,准备早餐,谢谢!谢谢!谢谢! 2、感恩娟子又给了我一个包子,...
    北京的雨滴阅读 160评论 0 0
  • 一、学习策略的改变 编程学习,我深受“深度优先于广度”的学习策略的影响。在刚成为程序员的时候,我涉猎广泛,学习过P...
    刚刚悟道阅读 308评论 0 1
  • 举杯邀月桃花醺 莫道花期不待君 江南柳岸竞流云
    墨舞竹阅读 459评论 10 7
  • 语宇妈成长日记第202天 闺女今年懂得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春游,野餐,所以特别想去体验一下。 我是个特别宅的人,...
    唐嘉阅读 409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