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瞭望台
1.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
【背景资料】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人。《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道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其中每篇各有主题,反映睿智的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并坚持不懈地与之斗争。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借助想象,来反映自己的美好愿望,《愚公移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新知积累】
1.生难字
太行(háng) 箕畚(jī běn) 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穷匮(kuì) 万仞(rèn) 曾(céng)不能 荷(hè)担者
亡(wú)以应 一厝(cuò)朔(shuò)东 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2.通假字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同“直”,一直)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5)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同“措”,放置)
3.古今异义
(1)河阳之北(古义: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今义:太阳,阳光。)
(2)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为……所苦;今义:惩罚。)
(3)达于汉阴(古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今义:阴暗,没有阳光。)
(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地面所生的草木;今义:毛发。)
(5)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怕什么;今义:不值得,犯不着,表示反问语气。)
4.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将近)
(1)且
且焉置土石(况且)
且焉置土石(哪里)
(2)焉
始一反焉(语气词)
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
跳往助之(代词,指愚公他们)
(3)之 虽我之死(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告之于帝(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其妻献疑问曰(代词,指愚公的)
(4)其 其如土石何(副词,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指愚公)
5.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名词活用作动词,面对。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活用作状语,用箕畚。
(3)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6.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杂然相许。(省略主语“大家”,应为“大家杂然相许”)
②帝感其诚。(省略介词“于”,应为“帝感于其诚”)
(2)倒装句
①甚矣,汝之不惠。(即“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甚矣”前置,表示强调)
②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前置,充当“置”的宾语)
③何苦而不平?(疑问代词“何”前置,充当“苦”的宾语)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遂率荷担之子孙三夫”)
【文本研习】
目标1: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思路点拨】这篇寓言故事的结构是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安排的。
【理解突破】开端提出 的问题;再进一步写 ,中间用“ ”形成故事的波折;再进一步用智叟的讥笑、劝阻增加了故事的波澜,突出了愚公移山的信心和 的精神;最后用 结尾,写出 的结局。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2.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思路点拨】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富含哲理,发人深省。智叟眼中的愚公是“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他目光短浅,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而愚公认为子孙繁衍,生生不息,只要世世代代坚持挖,终能将之铲平。
【理解突破】愚公之所以要移山,是痛感“ ”“ ”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 ,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挖,终能将山移平,何况“ ”,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 ,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在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故事的结局是否有损愚公形象,为什么?)
目标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
*3.本文对话描写比较生动,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思路点拨】本文的对话不仅有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理解突破】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却说“平险”使人初见其“愚”;开始移山了,搬运土石用箕畚,倒土地点在“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更见其“愚”。直到智叟前来阻止移山,引出愚公的一番话:“
?”通过这段话,愚公 、 、 一下子充分显示出来。反观智叟的话:“ ?”足见其目光短浅却狂妄自大,思想顽固却自以为是的本质。愚公妻子的“ ”具有 的作用,表示了对移山的关心,又引起全家人讨论“焉置土石”的问题,促进了移山行动的开始。
(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目标3:体会巧用对比和烘托塑造人物形象的的方法。
﹡4.除了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
【思路点拨】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手法。
【理解突破】对比,指的是愚公、京城氏之子跟智叟的对比。其中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是故事寓意所在。值得注意的是,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命名其为“ ”,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其“ ”,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 效果。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则进一步说明老于世故者对事情往往采取冷漠的态度。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 ,运土路程的 ,操蛇之神的“ ”和天帝的“ ”,对烘托愚公的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哪句话?)
【重难点归纳】
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本文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真理。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的报告中,曾经引用这则寓言故事来教育全党。他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帝国主义,一座叫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局不仅不损害愚公的形象,而且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富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力神的两个儿子下凡,把两座山背走。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神灵的出现使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课时综述】
这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然而故事情节却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动脑动笔,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各段大意,并在段意后分别注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文字。
三、文段训练场
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1-5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
①年且九十( ) ②寒暑易节( )
③杂然相许( ) ④甚矣,汝之不惠( )
2.从文段中分别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面山而居。
3.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参考答案:
【文本研习】
1.愚公要移山;愚公率领子孙开始移山;其妻献疑;坚持不懈;神话;愚公移山胜利。
2.塞、迂;有明确的目的;山不加增;经过深思熟虑的。
3.渤海之尾;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高尚的思想、宏伟的抱负、超人的智慧;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献疑;推动情节发展。
4.愚;智;讽刺;高大,遥远;惧其不已,感其诚。
文段训练场
1.①将要;②改变、变换;③答应、赞同;④聪明。
2.①山之一毛(“之”作助词的句子)。②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
3.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
4.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
5.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
习题
第1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始龀( ) 荷担( ) 孀妻( ) 箕畚( )
解析
chèn;hè;shuāng;jī běn
第2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年且九十(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杂然相许( )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解析
(1)将近;(2)名词,这里指太行、王屋二山;(3)纷纷的样子;(4)变换。
第3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为 。
(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意为 。
(3)甚矣,汝之不惠。 通 ,意为 。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意为 。
解析
(1)“亡”通“无”,没有。(2)“厝”通“措”,放置。(3)“惠”通“慧”,聪明。(4)“反”通“返”,往返。
第4题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 D.渤海之尾
解析
B(B项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其它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第5题
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
解析
B(B项是加强语气的作用,其它三项都是代词。)
第6题
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 ; (2)洛(洛河)阳 ;
(3)衡(衡山)阳 ; (4)华(华山)阴 ;
解析
(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
第7题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解析
提示: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可。
第8题
(甲)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县①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②,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其战,果下之。遂为文侯开地③。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乙)孟孙④猎得麑⑤,使秦西巴⑥持归,其母随而啼,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而见⑦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由⑧仁与不仁也。 (《秦西巴纵麑》)
【注释】①县:同“悬”,悬挂。②志:斗志。③开地:开拓疆土。④孟孙:复姓,为魏国大夫。⑤麑:幼鹿。⑥秦西巴:人名,孟孙氏的家臣。⑦见:被。⑧由:由于,原因是……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果下之( ) ②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 )
③使秦西巴持归( ) ④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乐羊以有功而见疑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解析
(1)①攻下;②赠送;③拿;④更加。(2)B(例句是“因为”,A句是“凭”,C句是“用”,D句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
第9题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文 侯 赏 其 功 而 疑 其 心
解析
文 侯 / 赏 其 功 / 而 疑 其 心
第10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
解析
过了一年,(孟孙)召回(秦西巴)让他做太子的老师。
第11题
请比较乐羊和秦西巴的不同遭遇,谈谈你对“仁”的理解。
解析
真正的仁心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对生命的尊敬和敬畏,是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是为了大家而舍弃小家。乐羊为了自己建功立业,博得君王的信任而放弃自己孩子的生命,甚至喝自己儿子的肉熬成的汤,这是一种极端的残忍和自私。他连最基本的人伦都放弃了,所以文侯当然怀疑他的内心。
【译文】
(甲)乐羊是魏国大将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悬挂乐羊儿子给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进攻的意志,攻打更为猛烈。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喝干了一杯。中山国看到了乐羊的决心,不忍心和他对战,(乐羊)终于拿下了中山国。于是成为文侯发迹的地方。文侯欣赏他的战功,但怀疑他的内心。
(乙)孟孙打猎捕获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拿着回家,小鹿的母亲一边跟着一边鸣叫,秦西巴不忍心(伤害它),(于是)放了小鹿给母鹿。孟孙(因此)发怒放逐了秦西巴。一年过后,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旁边的人说:“秦西巴对君王是有罪的,现在又任命他为太子傅,为什么?”孟孙回答:“他能因为一只小鹿就不忍心,又怎么会忍心(伤害)我的儿子啊?”所以说: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原因就在于仁与不仁的差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