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5-6岁时,会进入小团体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中,孩子们会自发的组建小团体,一起玩儿,有关系特别好的一群伙伴,团体成员常常变化,也可能会形成孤立现象,把某些小朋友孤立出去。
为什么孩子会有小团体敏感期呢?其实这是他们求取社会认同,表达社会价值和参与度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在知道孩子小团体敏感期这个概念以后,我们需要去研究,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孤立,研究这个话题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被孤立。
一般说来,有两种孩子容易被孤立:
一,讨好型:这个类型的孩子,表现的没有主见,安全感比较弱,在群体有任何决策时都会附和说好,久而久之就显得像墙头草一般,孩子们如果发现有一个小伙伴总是没有自己的意见,就容易孤立他。讨好型的孩子通常是家里给的安全感不足,关注不够形成的。
二,苛责型:这个类型的觉得别人谁都不好,小伙伴的决定,或者行为,总是被这个孩子说不好,只有他自己最对,其他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通常这样的孩子也容易被小伙伴们远离和孤立,因为在一起就会被挑剔,孩子们都不喜欢别人总说自己不好。苛责型的孩子通常是家里有一个指责的家长,挑剔孩子的行为,孩子也就见样学样了。
作为家长,我们要先审视自己如何教养孩子的,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或者苛责型。
那么,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经被孤立了,家长又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孤立了,千万不要怪罪自己的孩子,之前碰到过有家长指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不孤立其他小朋友,只是不跟你玩儿!你去找他们玩儿呀!如果只是这样应对孩子的被孤立情形,会让孩子没有自我价值感,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启社交的大门。作为家长,可以通过分享食物,小玩具等方式,让孩子先获取一部分小伙伴的友谊,或者家长组织一些活动,带领一群孩子吹泡泡,玩儿水,一起跳之类的,当孩子们玩儿开了,就可以一起进行游戏了。当然,家长除了帮助孩子打开这道门以外,还要去看看孩子身上究竟是什么地方引起被孤立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们交朋友时,作为家长,要审视孩子的朋友圈。但是,如果觉得孩子的哪个朋友不是很好,不要直接反对孩子们的交往,因为这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那么如果有不太好的伙伴,家长怎么办?
家长可以告诉自己家孩子,觉得他的小伙伴的哪种行为是家长不喜欢的,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但是,一个行为不代表一个人;我不喜欢这件事,但是,不针对一个人。比如,你身上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但是也有优秀的地方。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要多去看看别人的优点,也要清楚,哪些地方,是你不喜欢,不想学的。所以,要继续交往没有问题,小伙伴做的这类事情,你要警惕,不能参与。
但其实,在孩子8岁以前,小伙伴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重,孩子的性格,在8岁以前,主要还是来自父母和家庭的理念和教养方式。所以,育儿育己,父母是一场修行~让我们在这条路上,慢慢的学习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