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创新工场

fuhua.png

文起于李天放老师的我眼中的创新工场

开复老师

  • 李开复去张江演讲,你去么?
  • 哦,就那个在Google工作的人对吧,没兴趣哎

最早接触开复老师是从他的「给青年人的N封信」,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吧。关于这几封信没仔细看,对开复初步印象就是就职于Google的牛逼的华人,也仅限与此。

有次开复要去张江做演讲,就在学校附近。舍友很激动,说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去看看呢。说实话,当时我没啥兴趣,毕竟对这个人了解也不多。最终还是没去,不过还是花了点时间了解了下这个「牛逼」的人物。

没隔多久,开复去上海书城签售「微博改变一切」,就去现场看了看,人很多,可见起影响力。要知道大学几年就没见几个一直在书中,一直在网上的牛逼人物。那场签售会,喜欢上了开复老师,儒雅,亲和,收获了一本签名书,一些合照,几个朋友以及开复老师一条和我相关的微博。。

创新工场

点点网 —— 中国最早的轻博客网站

后面慢慢关注了创新工场,关注了点心,豌豆荚,应用汇,点点,知乎以及工场大部分项目。对工场具体运作可能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它是要帮助创业公司团队或者个人,这一点在国内看来还是鲜有人做,觉得有意思。

比如当时天放做的「计划FM」,小众但有意思的产品,我还用的乐此不疲,每天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玩的计划,比如早起,健身,看书,写作等等。

会觉得这只是个很多人都能想出来的很小的idea,怎么就能得到工场的帮助(助跑计划)?很容易的一件事么?我是不是也可以做得到?

这些疑问,还是得亲自去工场感受一下才行,于是那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去工场走一遭。

应用汇

你好,这边是创新工场,恭喜你通过面试了!

也就有了后来的孤身去北京,去工场实习,一个当时来讲还是很牛逼的项目——应用汇,用开复老师的话来说就是:

应用汇是中国目前最大的Android应用分发市场。

现在想来2年前一个来北京,还有点不可思议。

对工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锅饭」,没来工场之前就有所听闻,开复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有时候开复母亲会包饺子给大家吃,很温馨。公司有跳跳棋等娱乐项目,那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工作娱乐两不误。我幻想的工作状态不是么。

还有就是「分享会」,工场会请业内各种牛逼的人或不牛逼的人来做分享,这也是极其吸引我的地方,记得当时听了很多创业者,比如许朝军,张磊,徐磊,李如一等「大佬」的分享,当时不用管内容,见到这些人都已经很满足了。之前总是网络上看到的明星一般的人物。

影响比较深的是汪华先生的分享,但是10多个人挤在一个会议室(现在看来,这种机会也是难得啊),惊叹于老师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听他的演讲,一直带着你跑,让你根本没时间停下来。

通过分享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离开

毕业了。

离开应用汇也是不得已,或许是当时太过浮躁,觉得应该去大点的公司感受下。于是实习了4个月就提出了离开,而且是裸辞。也是佩服自己,身上没多少钱,还在北京,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就辞职。不过当时似乎没有一点担心,一个人天天泡北大看了半个月的书就开始找工作,准备的很充分,工作找的也很顺利,先后被三家稍大的互联网公司录用。

在工场就是一场梦,很短暂很冲动,或许只是我在北京混下去的摇篮。感谢工场,第一份工作,学到了很多。现在以后也都会记得,离开时川哥(罗川)和我说的话:

要有一颗大心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也许很多人以为创新工场是李开复的公司吧?其实不然,李开复是创新工场的董事长,但在创新工场没有一毛钱股份。 创新工场...
    静888阅读 4,921评论 0 4
  • “不就是养个娃吗? 放!轻!松!” 珊妈的第39篇不严肃报告 上周,不严肃育儿委员会里的委员们强烈呼吁珊妈吐槽吐槽...
    大观家庭阅读 2,885评论 0 0
  • 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
    爱中医超尘阅读 1,430评论 0 0
  • 合不拢的眼 一刻不停 胡思乱想的心 不知是疲还是不疲 怎么精神不打一处来 或许是我 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和一个爱胡思...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阅读 1,657评论 0 1
  • 衰草凝霜秋意冷, 玉蝶贪露误归程。 疏枝斜月人不约, 几点归鸿伴客行。
    江南烟雨阅读 2,350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