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几个基本概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1.“赢得”孩子与“赢了”孩子之间的区别。

“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

“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与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

“赢得”孩子,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2.赢得合作的四步骤。

a.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b.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经有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c.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会愿意听你说了。

d.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3.有效进行正面管教必备的态度。

友善,关心,尊重。

4.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行为是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5.孩子的行为和他们想要达到的首要目的常常背道而驰。

孩子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

6.行为不当的孩子以其不当行为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者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7.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真正关心同伴,并且真诚的想为社会作出贡献。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原因在于,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得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他们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他们“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

8.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

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的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9.错误的目的。

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

10.矫正错误的三个R。

a.承认-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b.示好-我向你道歉。

c.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11.开启心灵大门的钥匙。

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