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课题的120天心路:背单词的挑战与成长

背单词,成了我当前最大的挑战!

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我发现网上最主流的建议是“快速刷词法”:从头到尾过一遍单词书,每个单词停留不超过15秒,然后不断重复,直至掌握。结合自身经验,我也觉得此法可行,便决定一试。

我首先通读了自己购买的单词书,共460页。

第一遍(3月31日 - 5月13日),我的目标是用笔标记出不熟悉或完全不会的单词,筛选出重点章节。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许多初中词汇记忆犹新,而高中词汇却大多遗忘。心态也随之起伏不定:时而难以静心,甚至有过大约十天的强烈逆反期——焦虑、自责、完全不想碰书。后来意识到不能继续沉沦,便找了一位同样热爱学习的同事倾谈学习心态,这才慢慢缓过劲来。

第二遍(5月14日 - 6月5日),我开始尝试记忆,每天推进两到三节,约100多个单词。心态不稳时,我依然用“聊天疗法”来舒缓。同时,我意识到不能孤立背词,便购买了适合初三和高一水平的《书虫》系列全英读物,尝试结合阅读巩固词汇。

然而,这一阶段暴露了两个显著问题:

1.  遗忘的焦虑: 每天背诵100多个词,效果却如“水过地皮儿干”,转眼即忘。虽然网上博主们推崇“多刷遍数”,但我的实践感受是:背了仿佛没背。

2.  阅读的龟速:《书虫》故事引人入胜,但作为我第一本正经阅读的全英书籍,进度异常缓慢。薄薄十章,竟耗时一个多月才勉强读完。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反思与调整:

关于单词遗忘:

          心态落差: 第一遍目标仅是“筛选”,不求记住;第二遍则要求“记忆”,难度与期待值陡增,一旦效果不佳,焦虑自然滋生。心态是首要原因。

        数量调整:我困惑于“每日多少量才能有效记忆”。搜索发现,成人一般建议日背50-80个,高效者100-200个,极限才达200-400个。显然,我之前的量远超负荷。于是果断减量至每天一节(G1)。数量减少,心理负担骤轻。同时,我运用了平时教学生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能清晰回忆单词汉意了。辅以每日至少3遍复习,掌握率提升至90%左右。心态随之平和。速度虽慢,但 扎实掌握远胜囫囵吞枣。

        关于阅读龟速:

        初期的煎熬: 本想借阅读提升词汇,但第一章就举步维艰。单词大多认识,句子却看不懂,反复回读令人崩溃,“不想看!不想学!”的抵触情绪强烈。要知道,一本普通中文书我通常3-5天读完,而这里3-5天竟耗在一章上,挫败感极强。

      咬牙的坚持与意外之喜:幸有每日早起阅读的习惯支撑,我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继续。硬着头皮读完下一章,却对书中的思考题毫无兴趣。情节模糊、人名地名冗长杂乱,逆反心再起!我果断把书移出视线范围,待烦躁消退,才在背单词状态好的清晨重新拾起。

        顿悟与信心:终于啃完第一本,回忆起来却一片混沌。沮丧之际,我尝试做了一份英语教资试卷——惊奇地发现阅读理解似乎变短、变简单了!即使出错,也能很快找到正确答案。原来,那段“咬牙切齿”的阅读经历,无形中淬炼了我的忍耐力、专注力以及观察分析能力!效果竟如此显著且迅速!这让我信心倍增,如今第二本已过半,读得更加从容,也乐于思考作者的问题了。

      回望2012年大学备考时,我也曾早出晚归,发誓那是“最后一次捡起英语”。然而,誓言终被岁月消磨。即便从事英语教学近十年,长期不用也使我水平退化至初中。这一次重新拾起,我真心希望这些单词能鲜活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英语之路漫长,愿我们都能坚定选择,一路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